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投笔 

同源典故安能守笔砚 定远见弃 封侯 封侯相 封侯骨 掷笔 弃笔 燕颔 班笔掷 班超束书

相关人物班超


《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班超〉~57~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曰:「祭酒,布衣诸生耳,[四]而当封侯万里之外。」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后坐事免官。


典故简释
投笔指弃文就武。唐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作者诗题诗句
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班笔行看掷,黄陂莫漫澄。
刘长卿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赴敌甘负戈,论兵勇投笔。
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朅来投笔砚,长揖谢亲族。
严维送薛居士和州读书年少不应辞苦节,诸生若遇亦封侯。
姚合送任畹评事赴沂海掷笔不作尉,戎衣从嫖姚。
岑参送张都尉东归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
岑参银山碛西馆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崔涂东晋看取不成投笔后,谢安功业复何如。
崔融塞垣行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
张宣明使至三姓咽面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
张说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投笔尊前起,横戈马上辞。
张说送赵顺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龙泉恩已著,燕颔相终成。
张谓同孙构免官后登蓟楼尝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寄刘韦二前辈二公尝于此县寄居昔去惊投笔,今来分挂冠。
李频送许棠归泾县作封侯万里者,燕颔乃徒劳。
杜甫后出塞五首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垂泪方投笔,伤时即据鞍。
杨师道咏砚将军欲定远,见弃不应赊。
权德舆送山人归旧隐武人荣燕颔,志士恋渔竿。
殷尧藩九日壮怀空掷班超笔,久客谁怜季子裘。
沈佺期塞北二首之二何言投笔去,终作勒铭回。
独孤及送游员外赴淮西多君有奇略,投笔佐元戎。
王昌龄从军行二首之一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王涯从军词三首之二燕颔多奇相,狼头敢犯边。
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秦韬玉寄李处士因君指似封侯骨,渐拟回头别醉乡。
许浑赠河东虞押衙二首之二莫向尊前更惆怅,古来投笔尽封侯。
许浑送友人罢举归东海此去知投笔,须求利剑磨。
钱起送傅管记赴蜀军终童之死谁继出,燕颔儒生今俊逸。
钱起送崔校书从军雁门太守能爱贤,麟阁书生亦投笔。
韦应物始建射侯一朝愿投笔,世难激中肠。
顾况从军行二首不有封侯相,徒负幽并客。
顾况送从兄使新罗封侯万里外,未肯后班超。
骆宾王久戌边城有怀京邑怀铅惭后进,投笔愿前驱。
骆宾王夕次蒲类津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高适信安王幕府诗曳裾诚已矣,投笔尚凄然。
魏徵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鲍溶壮士行苏武执节归,班超束书起。
黄滔寄南海黄尚书燕颔已知飞食肉,龙门犹自退为鱼。
词语解释:封侯  拼音:fēng hóu
(1).封拜侯爵。《战国策·赵策二》:“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史记·卫将军列传》:“人奴之生,得毋笞駡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后汉书·班超传》:“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
(2).泛指显赫功名。 唐 王昌龄 《闺怨》诗:“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宋 陈师道 《九月九日魏衍见过》诗:“一经从白首,万里有封侯。”
词语解释:封侯骨  拼音:fēng hóu gǔ
封侯的骨相。《汉书·翟方进传》:“ 蔡父 大奇其形貌,谓曰:‘小史有封侯骨,当以经术进,努力为诸生学问。’”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送汤朝美司谏自便归金坛》词:“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閶闔。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
词语解释:投笔  拼音:tóu bǐ
谓弃文而就他业。多指弃文就武。 唐 魏徵 《述怀》诗:“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宋 杨万里 《送谈星辰许季升》诗:“ 许子 儒冠怨误身,如今投笔説星辰。”《瑟榭丛谈》卷下引 清 蔡莘腴 《龙门即事》诗:“投笔何须侯万里,飞书尚欲辟千人。” 王德钟 《十九岁述怀》诗:“批龙探虎知无我,投笔荷戈更有谁?”参见“ 投笔从戎 ”。
词语解释:投笔从戎  拼音:tóu bǐ cóng róng
《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輟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 傅介子 、 张騫 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 西域 ,封 定远侯 。因以“投笔从戎”为弃文就武的典故。 唐 陈子昂 《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臣幸以常才,文武兼闕,始年十八,投笔从戎。”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盍投笔从戎,聊博升斗?”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如果我现在是二十几岁的青年,我要立刻投笔从戎,雪此国耻!”
词语解释:弃笔  拼音:qì bǐ
犹言投笔。谓放弃文墨之事。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非有 班超 之志,遂已弃笔;未见 陆机 之文,久同烧砚。”参见“ 弃笔从戎 ”。
词语解释:弃笔从戎  拼音:qì bǐ cóng róng
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 唐 张鷟 《游仙窟》:“ 蜀 生狡猾,屡侵边境。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埸,煢魂莫返。”
词语解释:燕颔  拼音:yàn hàn
(1).形容相貌威武。颔,下巴。 唐 王宏 《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肤。”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童贯 彪形燕頷,亦略有髭,瞻视炯炯,不类宦人。”《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虎头燕頷,知不是等闲人。”
(2). 东汉 名将 班超 自幼即有立功异域之志。相士说他“燕頷虎颈”,有封“万里侯”之相。后奉命出使 西域 三十一年,陆续平定各地贵族的变乱,官至 西域 都护,封 定远侯 。见《后汉书·班超传》。后以“燕頷”为封侯之相。 南朝 陈 徐陵 《出自蓟北门行》:“生平燕頷相,会自得封侯。” 唐 岑参 《送张都尉东归》诗:“封侯应不远,燕頷岂徒然。” 清 赵翼 《赠相士彭铁嘴》诗:“幸免鼠目求官讯,本无燕頷封侯状。”
(3).指武将;勇士。 明 徐渭 《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烧竹照之八十韵》:“燕頷不醒頽锦帐,蛾眉邀醉叠金椑。” 清 孙致弥 《咏史次王玠右先生韵》:“燕頷何年驰铁马,羊头此日总金貂。” 清 陈维崧 《贺新凉·和竹逸江村遇伎之作》词:“风前小进休仍却,从古是、蛾眉燕頷,此身奚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