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典故、词汇
词牌
韵典(诗韵全璧)
词林正韵
简繁体互转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用典分析
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1024个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检
按人物分检
典故
晦迹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史传部三〉~357~
竺道壹姓陆,吴人也。少出家贞正有学业,而晦迹隐智,人莫能知。
词语解释:晦迹 拼音:huì jì
亦作“ 晦跡 ”。 谓隐居匿迹。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
:“侨栖仁於东里,凤晦迹於西堂。” 唐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诗:“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
:“僕晦迹江湖,忘形鱼鸟。” 清 钮琇
《觚賸·序赋创格》
:“ 陈鹤客 , 三岛 长洲 人, 崇禎 末为博士弟子有声,国初晦跡授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