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谷口真 

同源典故子真 子真矜谷口 子真谷口耕 寻谷口 岩石卧 岩耕 生涯如谷口 耕岩 耕谷口 谷口 谷口子真 谷口樵归 谷口终身隐 谷口耕 谷口躬耕 谷口郑夫子 躬耕谷口 郑子真 郑生谷 郑谷

相关人物郑朴(子真)


《法言义疏》卷八〈问神〉~73~
或曰:「君子病没世而无名,盍势诸名卿,可几也。」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赵、楚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名?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振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君平卜筮于成都韨,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杨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杜陵李强素善雄,久之为益州牧,喜谓雄曰:「吾真得严君平矣。」雄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也。」强心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乃叹曰:「杨子云诚知人!」君平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及雄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其论曰:「或问: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盍势诸?名,卿可几。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楚、赵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虖成其名!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楚两龚之絜,其清矣乎!蜀严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举兹以旃,不亦宝乎!」


典故简释
郑生谷喻隐居或隐居之所。唐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缅怀郑生谷,颇忆严子懒。”

作者诗题诗句
刘长卿寻龙井杨老柴门草舍绝风尘,空谷耕田学子真。
张乔七松亭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徐夤偶书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躬耕尽日饥。
徐夤岚似屏风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
李白赠韦秘书子春二首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
李端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迹向尘中隐,书从谷口来。
杜审言夏日过郑七山斋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杜甫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不但习池归酩酊,君看郑谷去夤缘。
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耕岩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权德舆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如能固旷怀,谷口期穷年。
王维戏赠张五弟諲三首何事须夫子,邀予谷口真。
皎然答郑方回时美城北徐,家承谷口郑。
罗隐皇陂输他谷口郑夫子,偷得闲名说至今。
钱起赠东邻郑少府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
钱起过沈氏山居酒酣出谷口,世网何羁束。
钱起题玉山村叟屋壁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
韩翃送别郑明府路傍谁识郑公子,谷口应知汉逸人。
词语解释:子真  拼音:zǐ zhēn
汉 褒中 人 郑朴 的字。居 谷口 ,世号 谷口子真 。修道守默, 汉成帝 时大将军 王凤 礼聘之,不应;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师。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唐 张乔 《七松亭》诗:“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岂同 陶令 卧江边。” 宋 范仲淹 《送鄞江窦尉》诗:“ 王 谢 江山久萧索, 子真 今为起清风。”
词语解释:岩耕  拼音:yán gēng
耕种于山中。借指隐居。语本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空食疲廊肆,反税事巖耕。” 唐 宋之问 《陆浑山庄》诗:“归来物外情,负杖閲巖耕。” 宋 朱熹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诗:“归路緑泱漭,因之想巖耕。”
词语解释:耕岩  拼音:gēng yán
(1). 汉 名士 郑子真 (名 朴 )隐居不仕,耕于岩石之下。见 汉 扬雄 《法言·问神》。后因以“耕巖”指隐居。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诗:“耕巖非 谷口 ,结草即河滨。”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钓瀨疏坟籍,耕巖进弈棋。”
(2).指隐居之处。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答余叔良》词:“相君高节崔嵬,是此处耕巖与钓溪。”
词语解释:谷口  拼音:gǔ kǒu
(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
(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山之处,故谓之 谷口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也称 寒门 。《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黄帝 升仙之处也。”又注:“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
(3).古地名。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秦 时于此置 云阳县 。《战国策·秦策三》:“ 范雎 曰:‘大王之国,北有 甘泉 、 谷口 。’” 鲍彪 注:“在 云阳 。” 西汉 末年,高士 郑朴 (字 子真 )曾隐居于此。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 谷口 郑子真 ,躬耕在巖石。” 王琦 注引《雍录》:“ 谷口 在 云阳县 西四十里, 郑子真 隐於此。”后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元 杨奂 《得邳大用书复寄》诗:“ 谷口 知何似,他年愿卜隣。” 清 钱谦益 《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负耒我今归 谷口 ,惊弓君莫问壶头。”
词语解释:谷口子真  拼音:gǔ kǒu zi zhēn
同“ 谷口真 ”。 唐 杜甫 《江雨有怀郑典设》诗:“ 谷口 子真 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词语解释:谷口真  拼音:gǔ kǒu zhēn
典出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真”指隐居躬耕、修身自保的隐士。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三:“何事须夫子,邀予 谷口真 。”
词语解释:谷口耕  拼音:gǔ kǒu gēng
典出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耕”指隐居生活。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废忘淹中学,迟迴 谷口 耕。”
词语解释:谷口躬耕  拼音:gǔ kǒu gōng gēng
同“ 谷口耕 ”。 闽 徐夤 《偶书》诗:“市门逐利终身饱, 谷口 躬耕尽日飢。”
词语解释:郑生谷  拼音:zhèng shēng gǔ
同“ 郑谷 ”。 唐 岑参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缅怀 郑生谷 ,颇忆 严子瀨 。”
词语解释:郑谷  拼音:zhèng gǔ
汉 郑子真 隐居 谷口 。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后以“郑谷”泛指隐居地。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自是 秦 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仇兆鳌 注:“《扬子法言》:‘ 谷口 郑子真 ,耕於巖石之下,名震京师。’”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实期归钓严滩,终栖郑谷。户外山碧,樽中酒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