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子夫入侍 

同源典故更衣 卫娘

相关人物刘彻(汉武帝) 平阳公主 卫子夫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
卫皇后字子夫,生微矣。盖其家号曰卫氏出平阳侯邑。子夫为平阳主讴者。武帝初即位,数岁无子。平阳主求诸良家子女十余人,饰置家。武帝祓霸上还,因过平阳主。主见所侍美人。上弗说。既饮,讴者进,上望见,独说卫子夫。是日,武帝起更衣,子夫侍尚衣轩中,得幸。上还坐,欢甚。赐平阳主金千斤。主因奏子夫奉送入宫。子夫上车,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无相忘。」入宫岁余,竟不复幸。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出归之。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上怜之,复幸,遂有身,尊宠日隆。……初,上为太子时,娶长公主女为妃。立为帝,妃立为皇后,姓陈氏,无子。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陈皇后骄贵。闻卫子夫大幸,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于是废陈皇后,而立卫子夫为皇后。


作者诗题诗句
崔颢郸邯宫人怨瑶房侍寝世莫知,金屋更衣人不见。
武平一妾薄命子夫前入侍,飞燕复当时。
罗隐春思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词语解释:更衣  拼音:gēng yī
(1).换衣服。《史记·外戚世家》:“是日, 武帝 起更衣, 子夫 侍尚衣轩中,得幸。”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巾櫛粧饰毕,请更衣,衣又珍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忽报藩臺着人来请, 继之 便去更衣。”
(2).借指宫女。 南朝 梁简文帝 《执笔戏书》诗:“夜夜有明月,时时怜更衣。” 唐 王建 《宫人斜》诗:“一边载出一边来,更衣不减寻常数。”
(3).指换衣休息之处。《汉书·东方朔传》:“后乃私置更衣。” 颜师古 注:“为休息易衣之处。”《汉书·王莽传下》:“见 王路堂 者,张於西厢及后阁更衣中。”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更衣中,谓朝贺易衣服处,室屋名也。”
(4).指帝王陵寝的便殿。《后汉书·章帝纪》:“臣愚以为更衣在中门之外,处所殊别,宜尊庙曰 显宗 ,其四时禘祫,於 光武 之堂,閒祀悉还更衣,共进《武德》之舞,如 孝文皇帝 祫祭 高庙 故事。” 李贤 注:“更衣者,非正处也。园中有寑,有便殿。寑者,陵上正殿。便殿,寑侧之别殿,即更衣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 明帝 遗詔无起寝庙,藏主於 世祖 庙更衣。更衣者,帝王入庙之便殿也。”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北郊斋宫》:“其后斋宫为更衣别殿,不復驻蹕焉。”
(5).古时大小便的婉辞。 汉 王充 《论衡·四讳》:“夫更衣之室,可谓臭矣;鲍鱼之肉,可谓腐矣。然而,有甘之更衣之室,不以为忌;肴食腐鱼之肉,不以为讳。”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少阴病》:“少阴病,下利,脉微濇,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水浒传》第四三回:“ 曹太公 推道更衣,急急的到里正家里。”
词语解释:卫娘  拼音:wèi niáng
指 汉武帝 皇后 卫子夫 。她以发美得宠。事见《汉武故事》。后因以“卫娘”借指冶容女子。 唐 李贺 《浩歌》:“漏催水咽玉蟾蜍, 卫娘 髮薄不胜梳。” 清 陈维崧 《齐天乐·蝉》词:“悄然低问:可仍记当初, 卫娘 低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