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膏粱


《孟子注疏》卷十一下〈告子章句上〉~204~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国语》卷十三〈晋语七·悼公即位〉~434~
栾伯请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惠,荀会文敏,黡也果敢,无忌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夫膏粱之性难正也,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静者修之。惇惠者教之,则遍而不倦;文敏者导之,则婉而入;果敢者谂之,则过不隐;镇静者修之,则壹。使兹四人者为公族大夫。三国吴·韦昭注:「膏,肉之肥者;粱,食之精者。言食肥美者,率多骄放,其性难正。」

词语解释:膏粱  拼音:gāo liáng
(1).肥美的食物。《国语·晋语七》:“夫膏粱之性难正也。” 韦昭 注:“膏,肉之肥者;粱,食之精者。”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王孙公子﹞鼻饜乎兰麝,口爽於膏粱。” 唐 刘禹锡 《武夫词》:“今来从军乐,跃马飫膏粱。” 闻一多 《奇迹》诗:“我不能不节省点,把藜藿权当作膏粱。”
(2).借指富贵人家及其后嗣。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诸侍中皆膏粱之餘,势家子弟,无宿德名儒可顾问者。”《晋书·范宁传》:“ 王 何 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十:“ 蔡京 诸孙,生长膏粱,不知稼穡。”《红楼梦》第三回:“寄言紈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