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典故、词汇
词牌
韵典(诗韵全璧)
词林正韵
简繁体互转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用典分析
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1024个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检
按人物分检
典故
羔羊
《毛诗正义》卷一之四〈国风·召南·羔羊〉~57~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作者
诗题
诗句
褚朝阳
五丝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词语解释:羔羊 拼音:gāo yáng
(1).小羊。
《诗·豳风·七月》
:“朋酒斯饗,曰杀羔羊。” 唐 杜甫
《杜鹃》
诗:“鸿鴈及羔羊,有礼太古前。”
(2).
《诗·召南》
篇名。因
《羔羊》
诗序曰:“羔羊,鹊巢之功致也。 召南 之国化 文王 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故后用以称美士大夫操行洁白、进退有节。
《汉书·儒林传·张山拊》
:“德配 周 召 ,忠合羔羊。”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
:“立朝则以砥矢为操,居己则以羔羊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