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仙煮白石 

同源典故折白石 根石同煮 煎白石 煮白石 煮石 煮石吃 煮石方 白石仙翁 白石先生 白石和泉煮 白石煮 白石飞仙 石似临邛芋 铛白石 餐白石


《太平广记》卷七〈神仙七·白石先生〉~44~
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至彭祖时,已二千岁余矣。不肯修升天之道,但取不死而已。不失人间之乐,其所据行者,正以交接之道为主,而金液之药为上也。初以居贫,不能得药,乃养羊牧猪。十数年间,约衣节用,置货万金,乃大买药服之。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亦食脯饮酒,亦食谷食。日行三四百里,视之色如四十许人。性好朝拜事神,好读幽经及太素传。彭祖问之曰:「何不服升天之药?」答曰:「天上复能乐比人间乎?但莫使老死耳。天上多至尊,相奉事,更苦于人间。」故时人呼白石先生为隐遁仙人。以其不汲汲于升天为仙官,亦犹不求闻达者也。


作者诗题诗句
司空曙送曲山人之衡州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甜雪饮红浆。
孟郊怀南岳隐士之二饼不煮石吃,眉应似发长。
张蠙华阳道者惟餐白石过白日,拟骑青竹上青冥。
李郢秦处士移家富春发樟亭怀寄仙翁白石高歌调,无复松斋半夜听。
殷尧恭府试中元观道流步虚玄都开秘箓,白石礼先生。
皇甫冉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尝以素书传弟子,还因白石号先生。
贯休古意九首之九种薤煮白石,旨趣如婴儿。
贾岛山中道士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
贾岛题鱼尊师院夜煎白石平明吃,不拟教人哭此身。
词语解释:煮白石  拼音:zhǔ bái shí
旧传神仙、方士烧煮白石为粮,后因借为道家修炼的典实。 晋 葛洪 《神仙传·白石先生》:“﹝ 白石先生 ﹞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亦省作“ 煮石 ”。 南朝 梁 庾肩吾 《东宫玉帐山铭》:“煮石初烂,烧丹欲成。” 元 方回 《次韵赠道士汪庭芝》:“中野履霜寧怨命,通宵煮石且随缘。”
词语解释:煮石  拼音:zhǔ shí
见“ 煮白石 ”。
词语解释:煮白石  拼音:zhǔ bái shí
旧传神仙、方士烧煮白石为粮,后因借为道家修炼的典实。 晋 葛洪 《神仙传·白石先生》:“﹝ 白石先生 ﹞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 唐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亦省作“ 煮石 ”。 南朝 梁 庾肩吾 《东宫玉帐山铭》:“煮石初烂,烧丹欲成。” 元 方回 《次韵赠道士汪庭芝》:“中野履霜寧怨命,通宵煮石且随缘。”
词语解释:白石先生  拼音:bái shí xiān shēng
即 白石生 。 晋 葛洪 《神仙传·白石先生》:“ 白石先生 者, 中黄丈人 弟子也。至 彭祖 时,已二千餘岁矣……常煮白石为粮,因就 白石山 居,时人故号曰 白石先生 。”参见“ 白石生 ”。
词语解释:白石生  拼音:bái shí shēng
传说中的仙人。 汉 刘向 《列仙传·白石生》:“ 白石生 , 中黄丈人 弟子, 彭祖 时已二千餘岁,不爱飞昇,但以长生为贵……因就 白石山 居,号 白石生 。”
词语解释:白石飞仙  拼音:bái shí fēi xiān
指 白石郎 。 宋 王沂孙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词:“ 白石飞仙 ,紫霞悽调。” 清 黄遵宪 《又和实甫》:“笔留 白石飞仙 语,袖有 青溪小妹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