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典故、词汇
词牌
韵典(诗韵全璧)
词林正韵
简繁体互转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用典分析
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1024个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检
按人物分检
典故
匪躬
《周易注疏》卷四〈蹇〉~92~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作者
诗题
诗句
白居易
初受拾遗
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
词语解释:匪躬 拼音:fěi gōng
谓忠心耿耿,不顾自身。
《易·蹇》
:“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孔颖达 疏:“尽忠於君,匪以私身之故而不往济君,故曰:匪躬之故。”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是以 比干 匪躬而剖心於精忠, 田丰 见微而夷戮於言直。” 唐 权德舆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诗:“圣言在推诚,臣职惟匪躬。”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
卷一:“至于 倭文端 之守正不阿,清操絶俗, 文文忠 之匪躬尽瘁,驯扰强蕃,方之 姚 宋 忠 唐 、 范 韩 翊 宋 ,殆无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