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笼随王右军 

同源典故俗书博白鹅 内史写道经 内史写黄庭 博白鹅 右军鹅 好鹅寻道士 学溪老鹅 写经不惜鹅 写经换鹅 将鹅与右军 山阴书罢 山阴道士鹅 惜鹅群 换经鹅 换群鹅 换鹅 换鹅帖 换鹅文 换鹅经 换黄庭 挥帖致白鹅 挥翰邀鹅 书字换鹅 书经爱鹅 书邀道士鹅 白鹅书 笼归忆右军 笼鹅 觅鹅群 道士鹅 鹅归逸少 鹅归遗少 鹅经 鹅群帖 鹅费羲之墨 黄庭换鹤

相关人物王羲之


《晋中兴书》卷七〈琅玡王录〉~424~
王羲之字逸少。导之从子也。初讷于言。人未之知。年十三。尝见周顗。顗异之。时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先割啖之。羲之于是知名。及长。尤善草隶书。为今古冠绝。累迁为右将军。不乐京师。遂往会稽。与谢安、孙绰、等游处。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0~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八〈职官部三十六·右将军〉~258~
《晋中兴书》曰:「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及长,尤善草隶书,为今古冠绝。累迁为右将军。不乐京师,遂往会稽。与谢安、孙绰、等游处。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


典故简释
换鹅喻以自己的高才绝技换取心爱之物,或喻书法作品高妙。唐李白《送贺宾客归越》:“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作者诗题诗句
刘长卿过包尊师山院道经今为写,不虑惜鹅群。
孟浩然宴荣二山池(一题作〔宴〕(晏)荣山人池亭)枥嘶支遁马,池养右军鹅。
孟浩然寻梅道士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
孟浩然晚春题远上人南亭林栖居士竹,池养右军鹅。
景审题所书黄庭经后(泥金正书)金粉为书重莫过,黄庭旧许右军多。请看今日酬恩德,何似当年为爱鹅。
李商隐喜雪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李白题金陵王处士水亭(此亭盖齐朝南苑。又是陆机故宅。)好鹅寻道士,爱竹啸名园。
杜牧鵁鶄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群鹅。
杜甫得房公池鹅凤皇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杜甫摇落鹅费义之墨,貂余季子裘。
柳宗元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尚书旧用裁天诏,内史新将写道经。
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
卢纶寻贾尊师新传左慈诀,曾与右军鹅。
卢纶赋得白鸥歌送李伯康归使似君换得白鹅时,独凭阑干雪满池。
薛涛送扶炼师山阴妙术人传久,也说将鹅与右军。
陆龟蒙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群。
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便使笔精如逸少,懒能书字换群鹅。
韩愈石鼓歌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词语解释:写经换鹅  拼音:xiě jīng huàn é
《晋书·王羲之传》:“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后遂以为典实。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亦记此事,谓所写为《黄庭经》
词语解释:换群鹅  拼音:huàn qún é
犹换鹅。
词语解释:换鹅  拼音:huàn é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写经换鹅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 宋 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词语解释:换鹅经  拼音:huàn é jīng
《黄庭经》,或谓《道德经》。 王羲之 曾写以换鹅,故称。《四朝闻见录》附录载 元 仇远 《题保母帖》诗:“大字无过《瘞鹤铭》,小字亦有换鹅经。” 宋 苏舜钦 《丹阳子高得逸少〈瘗鹤铭〉于焦山之下来求诗因作长句以寄》:“ 山阴 不见换鹅经, 京口 今存《瘞鹤铭》。”参见“ 换鹅 ”。
词语解释:换鹅  拼音:huàn é
晋 代书法家 王羲之 写经换鹅的典故。《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按,《白孔六帖》卷九五作“写《黄庭经》”。 宋 陈与义 《送张迪功赴南京掾》诗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词语解释:笼鹅  拼音:lóng é
以笼置鹅。《晋书·王羲之传》:“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后以“笼鹅”指 王羲之 以字换鹅事。 唐 李白 《王右军》诗:“ 右军 本清真,瀟洒出风尘。 山阴 过羽客,爱此好鹅宾。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词语解释:道士鹅  拼音:dào shì é
《晋书·王羲之传》载: 山阴 道士养好鹅, 羲之 因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后因以为典实。 唐 孟浩然 《寻梅道士》诗:“ 彭泽 先生柳, 山阴 道士鹅。” 宋 黄庭坚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诗入 鸡林寺 ,书邀道士鹅。” 清 朱彝尊 《万岁通天帖歌赠王舍人》:“试将射的仙人鹤,笼作 山阴 道士鹅。”
词语解释:鹅经  拼音:é jīng
(1).指 王羲之 为换鹅所写的《道德经》。 宋 苏轼 《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送二壶》诗:“一纸鹅经 逸少 醉,他年《鹏赋》 謫仙 狂。”参见“ 鹅羣 ”。
(2).《黄庭经》的别称。 元 卢大雅 《舟中寄张外史》诗:“输与仙都老居士,一帘山雨听《鹅经》。”
词语解释:鹅群  拼音:é qún
(1).成群的鹅。特指 晋 王羲之 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 山阴 有一道士,养好鹅, 羲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唐 刘长卿 《过包尊师山院》诗:“《道经》终为写,不虑惜鹅羣。” 唐 陆龟蒙 《又次前韵酬广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羣。”
(2).即鹅群帖。 明 虞堪 《赠倪云镇》诗:“尚想君家清閟阁,临池谁见搨《鹅羣》。” 清 查慎行 《送陈子文出守石阡》诗之五:“碑版光传照裔文,临池妙手继《鹅羣》。”参见“ 鹅羣帖 ”。
词语解释:鹅群帖  拼音:é qún tiē
世传为 王羲之 子 献之 手笔,实为 南朝 宋 以后好事者傅会 王羲之 写《道德经》换鹅事所伪造。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字倣《鹅群帖》,文成鸡卵碑。”参阅 宋 黄庭坚 《山谷题跋·鹅群帖》、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法帖刊误下》。亦省称“ 鹅帖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凡遇名流,即索新句,视其地之宽窄,以为字之大小,或作《鹅帖》行书,或作蝇头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