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李陵 

同源典故李少卿 都尉 降虏

相关人物刘彻(汉武帝) 李陵


《史记》卷一○九《李将军列传》附《李陵传》
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余亡散得归汉者四百余人。


作者诗题诗句
司空图狂题十八首之三不是史迁书与说,谁知孤负李陵心。
李白奔亡道中五首之二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杜牧降虏将军思,穷秋远客情。
杨凝从军行都尉出居延,强兵集五千。
武元衡石州城锦字窦车骑,胡笳李少卿。
卢纶从军行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胡曾交河塞下曲塞北草生苏武泣,陇西云起李陵悲。
贯休古塞上曲七首之七因嗟李陵苦,祗得没蕃名。
马戴边将玉榼酒频倾,论功笑李陵。
词语解释:都尉  拼音:dū wèi
(1).官名。 战国 时始置。 秦 灭六国,遂以其地为郡,置郡守、丞、尉。尉典兵,是比将军略低的武官。
(2).官名。 汉景帝 时改 秦 之郡尉为都尉,辅佐郡守并掌全郡的军事。 武帝 又置关都尉、农都尉、属国都尉于各要地。又中央官职中有水衡都尉;执行临时职务的有搜粟都尉、协律都尉等,亦 武帝 所设。
(3).官名。 唐 代有轻车都尉、骑都尉等,皆勋官。
(4).官名。 清 代三、四品武职之阶官亦以都尉为称号。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5).复姓。 汉 有 都尉朝 。见《汉书·孔安国传》
词语解释:降虏  拼音:jiàng lǔ
俘虏。《汉书·公孙弘传赞》:“ 衞青 奋於奴僕, 日磾 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后汉书·耿弇传》:“ 子舆 弊贼,卒为降虏耳。” 唐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家丁》:“每当大敌,用以陷阵,其善战者多以首功自奋,间至登坛,亦有以降虏效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