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岘首 

同源典故堕泪岘山 堕泪碑 堕泪碣 堕泪万家 岘亭 岘山泪 望岘沾裳 泪碑 登岘 登临泪 羊公碑 羊公碣

相关人物羊祜(字叔子)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20~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祜所著文章及为老子传并行于世。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荆州人为祜讳名,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


作者诗题诗句
元稹襄阳道羊公名渐远,唯有岘山碑。
刘长卿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好辞千古事,堕泪万家人。
司空曙登岘亭今日登临唯有泪,不知风景在何山。
吴融登汉州城楼从军固有荆州乐,怀古能无岘首情。
孟浩然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崔湜襄阳作宅坏仍思凤,碑存更忆羊。
张九龄登襄阳岘山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方干和于中丞登扶风亭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
方干哭王大夫岘亭惋咽知无极,渭曲馨香莫计年。
李涉过襄阳上于于司空頔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说岘山碑。
李白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空思羊叔子,堕泪岘山头。
李白襄阳曲四首之四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
李白襄阳歌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头剥落生莓苔。
李百药王师渡汉水经襄阳临溪犹驻马,望岘欲沾裳。
李逢吉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
杜牧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岘山云影畔,棠叶水声前。
杜甫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熊孺登题逍遥楼伤故韦大夫逍遥楼上雕龙字,便是羊公堕泪碑。
皎然九月十日悠然南望意,自有岘山情。
罗隐故洛阳公镇大梁时隐得游门下今之经历事往人非聊抒所怀以伤以谢今日斯文向谁说,泪碑棠树两成空。
羊士谔登郡前山岘首当时为风景,岂将官舍作池笼。
羊士谔题郡南山光福寺即郤拾遗之词也碑残犹堕泪,城古自归鸦。
贾岛岐下送友人归襄阳若更登高岘,看碑定泪流。
陈子昂岘山怀古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韩愈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
词语解释:堕泪碑  拼音:duò lèi bēi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驻 襄阳 。死后,其部属在 岘山 祜 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 杜预 因称此碑为堕泪碑。见《北堂书钞》卷一○二引《荆州图记》《晋书·羊祜传》。 唐 李白 《襄阳曲》:“ 峴山 临 汉江 ,水渌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宋 范仲淹 《寄题岘山羊公祠堂》诗:“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清 钱谦益 《送林自名宪使归闽》诗之一:“独有 君山 石,犹存堕泪碑。”
词语解释:堕泪碣  拼音:duò lèi jié
即堕泪碑。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犹悲堕泪碣,尚想 卧龙 图。”
词语解释:岘山泪  拼音:xiàn shān lèi
百姓至 岘山 凭吊 羊祜 而流的眼泪。后谓因感念地方官德政而流的泪。典出《晋书·羊祜传》。 唐 杜甫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诗:“已堕 峴山 泪,因题零雨诗。”参见“ 峴山碑 ”。
词语解释:岘山碑  拼音:xiàn shān bēi
晋 羊祜 任 襄阳 太守,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 岘山 ,故于 岘山 立碑纪念,称“峴山碑”。《晋书·羊祜传》:“ 襄阳 百姓於 峴山 祜 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杜预 因名为堕泪碑。” 唐 李涉 《过襄阳寄上于司空頔》诗:“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説 峴山 碑。”亦称“ 峴首碑 ”。 唐 李商隐 《泪》诗:“ 湘江 竹上痕无限, 峴首碑 前洒几多。” 明 袁宏道 《又赠朗哉仍用前韵》:“ 铜鞮陌 上穿花出, 峴首碑 前枕石眠。”
词语解释:岘首  拼音:xiàn shǒu
山名。即 湖北 襄阳县 南的 岘山 。 唐 孟浩然 《送韩使君除洪府都督》诗:“ 峴首 晨风送, 江陵 夜火迎。” 清 钱谦益 《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 峴首 之涕, 牛山 之悲,又于吾身亲见之,是能不为之嘆息哉!”参见“ 峴山 ”、“ 峴山碑 ”。
词语解释:泪碑  拼音:lèi bēi
指 羊祜 碑。《晋书·羊祜传》:“ 襄阳 百姓於 峴山 祜 生平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杜预 因名为‘堕泪碑’。”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身塔不 出虎 溪,泪碑有 同羊 峴。”
词语解释:羊公碑  拼音:yáng gōng bēi
见“ 羊碑 ”。
词语解释:羊碑  拼音:yáng bēi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镇 襄阳 十年,有德政。及卒, 襄阳 百姓为立碑于 岘山 。见其碑者无不流泪。旧时因以“羊碑”为颂扬官吏之有德政之典。 南朝 梁 刘孝绰 《栖隐寺碑铭》:“ 召 棠且思, 羊 碑犹泣。”亦称“ 羊公碑 ”、“ 羊峴 ”。 唐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诗:“ 羊公 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净觉禅师碑铭》:“身塔不出 虎溪 ,泪碑有同 羊 峴。”参见“ 堕泪碑 ”。
词语解释:堕泪碑  拼音:duò lèi bēi
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驻 襄阳 。死后,其部属在 岘山 祜 生前游息之地建碑立庙,每年祭祀。见碑者莫不流泪。 杜预 因称此碑为堕泪碑。见《北堂书钞》卷一○二引《荆州图记》《晋书·羊祜传》。 唐 李白 《襄阳曲》:“ 峴山 临 汉江 ,水渌沙如雪,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宋 范仲淹 《寄题岘山羊公祠堂》诗:“于今堕泪碑,观之益钦戴。” 清 钱谦益 《送林自名宪使归闽》诗之一:“独有 君山 石,犹存堕泪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