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山公兴 

同源典故倒著接䍦 倒载 山公上马 山公倒载 山公坐池 山公延宾客 山公游赏 山公行处 山公醉 山公饮 山太守 山简 山翁倒载 山翁醉 巾倒戴 接䍦倒 接䍦倾倒 白接䍦 笑问并州儿葛 笑马上葛僵 举鞭问 葛强 酩酊 醉倒山公

相关人物山简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附《山简传》
山简字季伦。平雅有父风。与嵇绍、刘谟等齐名。迁尚书。出为征南将军。……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举鞭向葛疆:『何如并州儿?』」疆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列传·山简〉~228~
简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余,涛不之知也。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后与谯国嵇绍、沛郡刘谟、弘农杨准齐名。初为太子舍人,累迁太子庶子、黄门郎,出为青州刺史。徵拜侍中,顷之,转尚书。历镇军将军、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不行,复拜尚书。光熙初,转吏部尚书。永嘉初,出为雍州刺史、镇西将军。徵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简欲令朝臣各举所知,以广得才之路。上疏曰:「臣以为自古兴替,实在官人;苟得其才,则无物不理。书言『知人则哲,惟帝难之』。唐虞之盛,元恺登庸;周室之隆,济济多士。秦汉已来,风雅渐丧。至于后汉,女君临朝,尊官大位,出于阿保,斯乱之始也。是以郭泰、许劭之伦,明清议于草野;陈蕃、李固之徒,守忠节于朝廷。然后君臣名节,古今遗典,可得而言。自初平之元,讫于建安之末,三十年中,万姓流散,死亡略尽,斯乱之极也。世祖武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魏,泰始之初,躬亲万机,佐命之臣,咸皆率职。时黄门侍郎王恂、庾纯始于太极东堂听政,评尚书奏事,多论刑狱,不论选举。臣以为不先所难,而辨其所易。陛下初临万国,人思尽诚,每于听政之日,命公卿大臣先议选举,各言所见后进才、乡邑尤异、才堪任用者,皆以名奏,主者随缺先。是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之义也。」朝廷从之。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假节,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举鞭向葛疆:『何如并州儿?』」疆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典故简释
山公醉咏醉酒或醉态。唐李白《襄阳歌》:“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如泥。”
葛强指跟随自己的爱将。唐杜甫《清明》:“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作者诗题诗句
令狐楚三月晦日会李员外座中频以老大不醉见讥因有此赠不辞便学山公醉,花下无人作主人。
元凛九日对酒谁知靖节当时事,空学狂歌倒载回。
刘禹锡送李庚先辈赴选今日山公旧宾主,知君不负帝城春。
刘禹锡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
吕温道州送戴简处士往贺州谒杨侍郎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周彦晖晦日重宴兴阑巾倒戴,山公下习池。
孟浩然九日怀襄阳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孟浩然宴荣二山池山公来取醉,时唱接䍦歌。
孟浩然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
孟浩然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叔子神如在,山公兴未阑。
岑参登凉州尹台寺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岑参与鲜于庶子泛汉江山公醉不醉,问取葛强知。
弓嗣初晦日宴高氏林亭萧散林亭晚,倒载欲还家。
张登上巳泛舟得迟字且同山简醉,倒载莫褰帷。
张继华州夜宴庾侍御宅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
张说翻著葛巾呈赵尹昔日接㒿倒,今我葛巾翻。
张谓春园家宴山简醉来歌一曲,参差笑杀郢中儿。
张贲奉和袭美题褚家林亭今朝偶得高阳伴,从放山翁醉似泥。
戴叔伦奉酬卢端公饮后赠诸公见示之作当时不敢辞先醉,误逐群公倒载还。
李商隐九日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李白岘山怀古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李白留别广陵诸公临醉谢葛强,山公欲倒鞭。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李白襄阳曲四首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李白襄阳曲四首山公醉酒时,酩酊襄阳下。
李白襄阳歌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
李白鲁中都东楼醉起作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䍦。
李百药王师渡汉水经襄阳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
李益送襄阳李尚书时追山简兴,本自习家流。
李郢上元日寄湖杭二从事谢公留赏山公唤,知入笙歌阿那朋。
李郢南池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䍦。
杜牧九日齐安登高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杜甫北邻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
杜甫壮游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
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二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
杜甫清明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杜甫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
杜甫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
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杜甫章梓州水亭荆州爱山简,吾醉亦长歌。
杜甫送田四弟将军将夔州柏中函命起居江陵节度阳城郡王卫公幕空醉山翁酒,遥怜似葛强。
权德舆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不用投车辖,甘从倒载还。
段成式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温庭筠题友人池亭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独孤及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自是山公兴,谁令下士知。
王维汉江临泛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白居易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不蹶不惊行步稳,最宜山简醉中骑。
白居易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猥蒙征和才拙词繁辄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山简醉高阳,唯闻倒接䍦。岂如公今日,余力兼有之。
罗邺凤州北楼人人尽道堪图画,枉遣山翁醉习池。
罗隐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好继马卿归故里,况闻山简在襄阳。
许浑陪王尚书泛舟莲池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
赵嘏花园即事呈常中丞山公仰尔延宾客,好傍春风次第开。
郑昈落花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
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过却惭身外牵缨冕,未胜杯前倒接䍦。
韦庄春暮不学山公醉,将何自解颐。
韩仲宣晦日重宴陈遵已投辖,山公正坐池。
高绍晦日宴高氏林亭兴洽林亭晚,方还倒载车。
黄滔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山简愧兼诸郡命,郑玄惭秉六经权。
词语解释:倒载  拼音:dǎo zài
倒卧车中。亦谓沉醉之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山季伦 为 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日暮倒载归,茗艼无所知。’” 唐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宋 司马光 《和吴省副梅花半开招凭由张司封饮》:“从车贮酒传呼出,侧弁簪花倒载迴。”
见“ 倒载干戈 ”。
词语解释:倒载干戈  拼音:dǎo zài gān gē
亦作“ 倒置干戈 ”。亦作“ 倒戢干戈 ”。 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天下知 武王 之不復用兵也。”《史记·留侯世家》:“ 殷 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復用武。”《晋书·华谭传》:“倒戢干戈,苞以兽皮。”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一戎而倒载干戈,万国而混同文轨。”亦省作“ 倒载 ”。 唐 元稹 《奏制试乐为御赋》:“大道既移,则舞行象成於倒载;小戎或驾,则琴音决胜於騶歌。”
词语解释:山公倒载  拼音:shān gōng dǎo zài
谓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唐 白居易 《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诗:“ 山公 倒载无妨学, 范蠡 扁舟未要追。” 宋 辛弃疾 《定风波·大醉自诸葛溪亭归》词:“昨夜 山公 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 金 元好问 《与张杜饮》诗:“ 山公 倒载羣儿笑, 焦遂 高谈四座惊。”参见“ 山简醉 ”。
词语解释:山公兴  拼音:shān gōng xīng
同“ 山简兴 ”。 唐 独孤及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诗:“自是 山公 兴,谁令下士知。”参见“ 山简醉 ”。
词语解释:山公醉  拼音:shān gōng zuì
同“ 山简醉 ”。 唐 孟浩然 《裴司士见访》诗:“谁道 山公 醉,犹能骑马廻。” 前蜀 韦庄 《春暮》诗:“不学 山公 醉,将何自解颐。”
词语解释:酩酊  拼音:mǐng dǐng
大醉貌。 汉 焦赣 《易林·井之师》:“醉客酩酊,披髮夜行。” 唐 元稹 《酬乐天劝醉》诗:“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何士光 《乡场上》:“到秋天,分了那么一点点,他还要卖这么一升两升,打一斤酒,分一半猪杂碎,大醉酩酊地喝一回。”
词语解释:醉倒山公  拼音:zuì dǎo shān gōng
典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山季伦 为 荆州 ,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 山公 时一醉,径造 高阳池 ,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后以“醉倒山公”形容酒醉。 宋 辛弃疾 《乌夜啼·山行约范廓之不至》词:“江头醉倒 山公 ,月明中。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