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一叶怨题 宫沟流怨叶 怨随宫叶流 桐叶题诗 翠沟题叶 叶落香沟红泛 叶间题字 红叶不见诗 红叶写情辞 红叶题诗


《本事诗·情感》
顾况在洛,乘间与三诗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上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余日,有客来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诗,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云溪友议》卷下〈题红怨〉
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颇衰悴,不备掖庭。常书落叶,随御水而流云:「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顾?著作,闻而和之。既达宸聪,遣出禁?者不少。或有五使之号焉。和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红叶而吁怨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无不讶焉。诗曰:「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侍儿小名录·凤儿》
贞元中进士贾全虚者,黜于春官。春深,临御沟而坐,忽见一花流至全虚之前,以后接之,香馥颇异。旁连数叶上,有诗一首,笔迹纤丽,言词幽怨。诗曰:「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全虚得之,悲想其人,涕泗交坠,不能离沟上。街史颇疑其事,白金吾奏其实,德宗亦为感动,令中人细询之,乃于翠筠宫奉恩院王才人养女凤儿者。诘其由云:「初从母学《文选》、《初学记》及慕陈后主孔贵嫔为诗。几日前,临水折花,偶为〈宫思〉宫思。今败露死无所逃。」德宗为之恻然,召全虚授金吾卫兵曹,以凤儿赐之,车载其院资,皆赐全虚焉。

《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八〈文章一·顾况〉~486~
唐顾况在洛,乘间与一二诗友游于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上题诗曰:「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明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泛于波中。诗曰:「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后十日余,有客来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一诗,故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愁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风取次行。」

词语解释:红叶题诗  拼音:hóng yè tí shī
(1). 唐 代红叶题诗、结成良缘的故事较多,情节略同而人事各异: 宣宗 时,舍人 卢渥 偶临御沟,得一红叶,上题绝句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閒,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归藏于箱。后来宫中放出宫女择配,不意归 卢 者竟是题叶之人。见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
(2). 唐 代红叶题诗、结成良缘的故事较多,情节略同而人事各异: 僖宗 时,宫女 韩氏 以红叶题诗,自御沟流出,为 于祐 所得。 祐 亦题一叶,投沟上流,亦为 韩氏 所得。不久,宫中放宫女三千人, 祐 适娶 韩氏 。成礼日,各取红叶相示,方知红叶是良媒。见 宋 刘斧 《青琐高议·流红记》
(3). 唐 代红叶题诗、结成良缘的故事较多,情节略同而人事各异: 玄宗 时 顾况 于苑中流水上得一大梧叶,上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况 亦于叶上题诗和之。见 唐 孟棨 《本事诗》
(4). 唐 代红叶题诗、结成良缘的故事较多,情节略同而人事各异: 德宗 时 贾全虚 于御沟见一花流至,旁连数叶,上题诗句。 全虚 悲想其人,为之流泪。事闻于 德宗 ,知为 王才人 养女 凤儿 所题,因以 凤儿 赐 全虚 。见 宋 王銍 《补侍儿小名录》。 元 人杂剧如 白朴 《韩翠苹御水流红叶》、 李文蔚 《金水题红怨》皆演此故事。后以“红叶题诗”为托物传情之典。 宋 张孝祥 《满江红》词:“红叶题诗谁与寄,青楼薄倖空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