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束阁 此辈宜高阁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下〈豪爽〉~600~
庾稚恭既常有中原之志,文康时权重,未在己。及季坚作相,忌兵畏祸,与恭历同异者久之,乃果行。倾荆、汉之力,穷舟车之势,师次于襄阳。大会参佐,陈其旌甲,亲授弧矢曰:「我之此行,若此射矣!」遂三起三叠,徒众属目,其气十倍。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汉晋春秋》曰:「翼风仪美劭,才能丰赡,少有经纬大略。及继兄亮居方州之任,有匡维内外,埽荡群凶之志。是时,杜乂、殷浩诸人盛名冠世,翼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其意气如此。唯与桓温友善,相期以宁济宇宙之事。初,翼辄发所部奴及车马万数,率大军入沔,将谋伐狄,遂次于襄阳。」

词语解释:束阁  拼音:shù gé
见“ 束之高阁 ”。
词语解释:束之高阁  拼音:shù zhī gāo gé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面。谓弃置不用。《晋书·庾翼传》:“ 京兆 杜乂 , 陈郡 殷浩 ,并才名冠世,而 翼 弗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识字》:“读书必须识字,今人口习授受,漫不经心,《説文》《玉篇》等书,束之高阁矣。” 周恩来 《论统一战线》:“到 南京 撤退,他又把这个决议束之高阁,直到现在还没有承认。”亦省作“ 束高阁 ”、“ 束阁 ”。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春秋》《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 宋 陆游 《醉歌》:“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读《礼记》则严删国恤,学《春秋》则束阁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