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小春 春小


《尔雅注疏》卷六〈释天〉~96~
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月名。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63~
未详黍臛之义、今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弥衡别传云、十月朝、黄祖在艨艟上、会设黍臛、是也、又天气和暖似春、故曰小春。

词语解释:小春  拼音:xiǎo chūn
(1).指夏历十月。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卷三七引《初学记》:“冬月之阳,万物归之。以其温暖如春,故谓之小春,亦云小阳春。”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十月小春梅蕊绽,红炉画閤新装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指归期约定九月九,不觉的过了小春时候。”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三年幕下劳王事,十月 江南 应小春。” 郁达夫 《浙东景物纪略·烂柯纪梦》:“十月阳和,本来就是小春的天气,可是我们到 烂柯山 的那天,觉得比平时的十月,还更加和暖了几分。”参见“ 小阳春 ”。
(2).指夏历八月。 宋 赞宁 《笋谱》:“大抵竹八月俗谓之小春。热欲去,寒欲来,气至而凉,故曰小春。”
(3).小春作物。指小春时期播种的小麦、豌豆、油菜等农作物。或称“春花”。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一:“田野间,小春既未长出,是冬水田哩,便蓄着水。”
词语解释:小阳春  拼音:xiǎo yáng chūn
指夏历十月。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十月有阳月之称,即天地之气四月多寒而十月多煖,有桃李生华者,俗谓之小阳春。”《红楼梦》第九四回:“如今虽是十一月,因气节迟,还算十月,应着小阳春的天气。”《红色歌谣·工人革命歌》:“十月寒来小阳春,大家团结要齐心。”参见“ 小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