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笑孔丘 

同源典故叹凤 已而已而 接舆 接舆歌 接舆狂 接舆醉 楚人凤 楚狂 楚狂接舆 楚狂紫 歌凤 狂接舆 狂歌 葛凤 行歌叹凤 衰凤 迷阳 陆通歌凤 凤兮 凤兮凤 凤歌 凤衰

相关人物孔子 楚狂

参考典故凤来仪


《论语注疏·微子》~6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尘外遐举笺》〈历代高隐姓氏·陆通〉~996~
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通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有,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孔子下车,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子罕》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典故简释
接舆狂咏隐士或狂者。五代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狂。”

作者诗题诗句
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狂歌问夫子,夫子莫能陈。
元孚送李四校书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期听。
吴融宝灵县西测津高歌一曲垂鞭去,尽日无人识楚狂。
吴融萧县道中楚客早闻歌凤德,刘琨休更舞鸡声。
周贺寺居寄杨侍御还知谢客名先重,肯为诗篇问楚狂。
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公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孟郊子庆诗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
孙玄照琴中歌赠王仙仙相如曾作凤兮吟,昔被文君会此音。
戴叔伦答崔载华偷归瓮间卧,逢个楚狂来。
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端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从来叔夜懒,非是接舆狂。
李群玉吾道凤兮衰已尽,犬也吠何繁。
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李颀杂兴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
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接舆还入楚,王粲不归秦。
权德舆题邵端公林亭更置盈尊酒,时时醉楚狂。
王维偶然作六首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
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植福祠迦叶,求仁笑孔丘。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得道殊秦佚,隳名似楚狂。
皎然奉酬袁使君西楼钱秦山人与昼同赴李侍御招三韵治书招远意,知共楚狂行。
卢照邻山行寄刘李二参军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
窦庠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荆山璞在终应识,楚国人知不是狂。
罗隐淮南送李司空朝觐宣父道高休叹凤,武侯才大本吟龙。
钱起早夏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忧正是魔。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三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
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
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狂。
韦庄鄠杜旧居二首归来满把如渑酒,何用伤时叹凤兮。
韩偓答友人见寄酒淋漓满襟袖,更发楚狂歌。
韩偓赠湖南李思齐处士燕侠冰霜难狎近,楚狂锋刃触凡愚。
韩愈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顾况寻僧二首之二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
顾况赠韦清将军接舆亦是狂歌者,更就将军乞一声。
鲍溶寓兴鲁圣虚泣鳞,楚狂浪歌凤。
词语解释:叹凤  拼音:tàn fèng
谓生不逢时。典出《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 河 不出图,吾已矣夫!’”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循叹凤之远图,宗获麟之遗制。” 唐玄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诗:“叹凤嗟身否,伤麟悲道穷。” 宋 王禹偁 《酬安秘丞见长歌》:“ 有周 道衰犹叹凤,天公留得归皇 宋 。”
词语解释:接舆  拼音:jiē yú
春秋 楚 隐士,佯狂不仕。亦以代指隐士。《论语·微子》:“ 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 邢昺 疏:“ 接舆 , 楚 人,姓 陆 名 通 ,字 接舆 也。 昭王 时,政令无常,乃被髮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是以 箕子 佯狂, 接舆 避世。” 唐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渡头餘落日,墟里上孤烟。復值 接舆 醉,狂歌 五柳 前。”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下:“﹝ 陆羽 ﹞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徊不得意,或慟哭而归,故时谓之‘今接舆’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下》:“道与 尧 舜 俱智,与 接舆 俱狂,与 桀 紂 俱灭,与 汤 武 俱昌。”
词语解释:楚狂  拼音:chǔ kuáng
《论语·微子》:“ 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邢昺 疏:“ 接舆 , 楚 人,姓 陆 名 通 ,字 接舆 也。 昭王 时,政令无常,乃披髮佯狂不仕,时人谓之 楚 狂也。”后常用为典,亦用为狂士的通称。 唐 韩愈 《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 楚 狂小子 韩退之 。” 清 顾炎武 《谒夷齐庙》诗:“ 楚 狂歌凤衰,荷蕢讥击磬。” 清 曹寅 《送程正路之黄陂》诗:“举轡 黄州 近,全身问 楚 狂。”亦作“ 楚狂人 ”、“ 楚狂士 ”、“ 楚狂子 ”。 唐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我本 楚 狂人,凤歌笑 孔丘 。” 宋 苏轼 《梦中作寄朱行中》诗:“哀哉 楚 狂士,抱璞号空山。”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顾青山,与我何如耳,歌且和, 楚 狂子。”
词语解释:歌凤  拼音:gē fèng
《论语·微子》:“ 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后遂以“歌凤”为避世隐居之典。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欲去而恐罹害者也, 箕子 之《洪范》、 接舆 之歌凤也哉!” 唐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 清 钱谦益 《费县道中》诗之一:“歌凤有人供放逐,鬭鸡无相繫安危。”
词语解释:狂接舆  拼音:kuáng jiē yú
接舆 , 春秋 楚国 人,佯狂避世,故称。《庄子·应帝王》:“ 肩吾 见 狂接舆 。”
词语解释:狂歌  拼音:kuáng gē
纵情歌咏。 汉 徐干 《中论·夭寿》:“或披髮而狂歌,或三黜而不去。” 唐 杜甫 《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词:“説剑论诗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陈去病 《昼寝杂感》诗:“客难解嘲俱未洽,狂歌哀哭更何徒。”
词语解释:迷阳  拼音:mí yáng
无所用心;诈狂。《庄子·人间世》:“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郭象 注:“迷阳,犹亡阳也。亡阳任独,不荡於外,则吾行全矣。” 成玄英 疏:“迷,亡也;阳,明也……宜放独任之无为,忘遣应物之明智。”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迷阳,伏阳也,言诈狂。”一说,谓有刺的小灌木。 王先谦 集解:“谓棘刺也,生於山野,践之伤足,至今吾 楚 舆夫遇之犹呼迷阳踢也。” 金 党怀英 《寄贾因叔》诗:“鶉居鷇食两迷阳,四十犹贪桂子香。” 清 钱谦益 《恭谒孔林先圣庙一百韵》:“累紲吾穷矣,迷阳遂已而。” 清 黄遵宪 《放歌》:“迷阳迷阳伤吾足,岂能絶漠渡磧远勒《燕然铭》。” 鲁迅 《集外集拾遗·秋夜有感》:“ 望帝 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
词语解释:陆通歌凤  拼音:lù tōng gē fèng
《论语·微子》:“ 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后遂以“陆通歌凤”为避世隐居的典故。 唐 元稹 《放言》诗之四:“ 宁戚 饭牛图底事? 陆通 歌凤也无端。”
词语解释:凤歌  拼音:fèng gē
(1).据《论语·微子》载: 孔丘 到 楚国 去, 楚 狂 接舆 唱着“凤兮”之歌讽刺 孔丘 ,走过 孔丘 车前。后即用“凤歌”指狂人之歌。 唐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寄》诗:“凤歌空有问,龙性詎能驯。” 唐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我本 楚 狂人,凤歌笑 孔丘 。”
(2).凤鸣声。 南朝 宋 鲍照 《白云》诗:“凤歌出云闕,龙驾戾 蓬山 。”
(3).形容箫笙等的吹奏声。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女童队》:“凤歌谐律,方资燕俎之欢;鷺羽分庭,忽集寿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