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楚才 

同源典故晋用 楚材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晋·杜预注:「言楚亡臣多在晋。」


典故简释
楚材喻指贤才。唐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请学士》:“郡守虚陈榻,林间召楚材。”

作者诗题诗句
刘长卿硖石遇雨宴前主簿从兄子英宅方寸抱秦镜,声名传楚材。
包佶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楚材欣有适,燕石愧无功。
孟浩然同卢明府钱张郎中除义王府司马海园作冠盖趋梁苑,江湘失楚材。
孟浩然宴张记室宅家封汉阳郡,文会楚材过。
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郡守虚陈榻,林间召楚材。
杜甫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权德舆奉和鄜州刘大夫麦秋出师遮虏有怀中朝亲故壮志徵梁甫,嘉招萃楚材。
皇甫冉寄江东李判官地识吴平久,才当晋用求。
罗隐尚父偶建小楼特摛丽藻绝句不敢称杨三首之三阑槛初成愧楚才,不知星彩尚迂回。
赵冬曦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道合殷为砺,时行楚有材。
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昔岁逢杨意,观光贵楚材。
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拥旄出淮甸,入幕徵楚材。
词语解释:楚才  拼音:chǔ cái
见“ 楚材 ”。
词语解释:楚材  拼音:chǔ cái
亦作“ 楚才 ”。 楚 地的人才。亦泛指南方的人才。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昔岁逢 杨意 ,观光贵 楚 材。”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四:“ 秦 收 郑 渠成, 晋 得 楚 材多。” 清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众妙·指数下》:“ 楚 才自 胡君信 承诺 、 顾赤方 景星 而外,仅见此人。”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干戈扰扰滋瓜蔓,岁月因循累 楚 材。”参见“ 楚材晋用 ”。
词语解释:楚材  拼音:chǔ cái
亦作“ 楚才 ”。 楚 地的人才。亦泛指南方的人才。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昔岁逢 杨意 ,观光贵 楚 材。”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四:“ 秦 收 郑 渠成, 晋 得 楚 材多。” 清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众妙·指数下》:“ 楚 才自 胡君信 承诺 、 顾赤方 景星 而外,仅见此人。”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干戈扰扰滋瓜蔓,岁月因循累 楚 材。”参见“ 楚材晋用 ”。
词语解释:楚材晋用  拼音:chǔ cái jìn yòng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声子 通使於 晋 ,还如 楚 。令尹 子木 与之语,问 晋 故焉,且曰:‘ 晋 大夫与 楚 孰贤?’对曰:‘ 晋 卿不如 楚 ,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 楚 往也。虽 楚 有材, 晋 实用之。’”后因以“ 楚 材 晋 用”指引用别国人才或自己的人才外流为别人所用。《周书·儒林传·沉重》:“ 建德 末, 重 自以入朝既久,且年过时制,表请还 梁 。 高祖 优詔答之曰:‘……不忘恋本,深足嘉尚,而 楚 材 晋 用,岂无先哲。’” 清 钱谦益 《光禄大夫铁山王公墓志铭》:“ 楚 材 晋 用,国士所以长嗟; 秦 智 虞 愚,贤哲为之永叹。” 郑观应 《盛世危言·游历》:“果如此讲求研练,十年以后, 中国 内外文武人才皆当辈出,决不致有乏才之患,亦何庸 楚 材 晋 用,僱募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