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典故、词汇
词牌
韵典(诗韵全璧)
词林正韵
简繁体互转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用典分析
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1024个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检
按人物分检
典故
抽簪
弃华簪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咏史·咏史〉~994~
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唐·李善注引钟会《遗荣赋》曰:「散发抽簪,永绝一丘。」《仓颉篇》曰:「簪,笄也,所以持冠也。」
作者
诗题
诗句
吴融
中秋陪熙用学士禁中玩月
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
孔德绍
行经太华
何必东都外,此处可抽簪。
张祜
溪行寄京师故人道侣
东郊故人在,应笑未抽簪。
李昭象
寄献山中顾公员外
抽却朝簪著钓蓑,近来声迹转巍峨。
李群玉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汗漫江海思,傲然抽冠簪。
李隆基
送贺知章归四明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
林宽
送惠补阙
东门有归路,徒自弃华簪。
白居易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万一差池似前事,又应追悔不抽簪。
白居易
香山下卜居
老须为老计,老计在抽簪。
薛能
赠歌人
东山期已定,相许便抽簪。
陈子良
夏晚寻于政世置酒赋韵
聊从嘉遁所,酌醴共抽簪。
韩偓
赠隐逸
莫笑乱离方解印,犹胜颠蹶未抽簪。
词语解释:抽簪 拼音:chōu zān
谓弃官引退。古时作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故称引退为“抽簪”。
《文选·沉约〈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
:“将陪告成礼,待此未抽簪。” 李善 注引 锺会
《遗荣赋》
:“散髮抽簪,永纵一壑。” 唐 李深
《游烂柯山》
诗:“真兴得津梁,抽簪永游衍。” 宋 乐史
《广卓异记·御制送诗并序》
:“遗荣期入道,辞老竞抽簪。” 清 曹寅
《半轩至真州舟次即事》
诗之二:“终须霖雨去,未老慎抽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