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临池 

同源典故伊池墨 墨成池 墨池 墨沼 张芝圣 池上学 池水含墨 池尽墨 池边写字 洗墨无池 临池学书 临池尽墨

相关人物张芝


《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张段列传·张奂〉~244~
长子芝,字伯英,最知名。芝及弟昶,字文舒,并善草书,至今称传之。唐·李贤注引王愔《文志》曰:「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文为儒宗,武为将表。太尉辟,公车有道徵,皆不至,号张有道。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下笔则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为世所宝,寸纸不遗,韦仲将谓之『草圣』也。」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0~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典故简释
临池咏练习书法。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调。”

作者诗题诗句
朱逵怀素上人草书歌几年出家通宿命,一朝却忆临池圣。
李峤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
李峤奉和幸三会寺应制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余。
李峤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柳宗元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仑二童闻到尽来诸子弟,临池寻已厌家鸡。
柳宗元重赠二首之一闻道将雏向墨池,刘家还有异同词。
杨凝式题怀素酒狂帖后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
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犹轻昔日墨池学,未许前贤团扇书。
王𩔪怀素上人草书歌怀素怀素不可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王维戏题示萧氏甥怜尔解临池,渠爷未学诗。
苏涣赠零陵僧南中纸价当日贵,只恐贪泉成墨池。
钱起和刘七读书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韩愈李员外寄纸笔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余。
高骈寄鄠杜李遂良处士池边写字师前辈,座右题铭律后生。
鲍溶寄王璠侍御求蜀笺野客思将池上学,石楠红叶不堪书。
词语解释:墨池  拼音:mò chí
(1).洗笔砚的池子。著名书法家 汉 张芝 、 晋 王羲之 等,均有“墨池”传说著称后世。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永州 东郭有奇怪,笔家墨池遗跡在。” 宋 曾巩 《墨池记》:“﹝ 临川 ﹞ 新城 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 王羲之 之墨池。”
(2).指砚。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墨地皮棚》:“ 王僧彦 父名 师古 ,常自呼砚为墨池。”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文房四宝都拈住,谩把松烟试,墨池点得兔毫浓,拂拭锦笺一纸。” 郁达夫 《采石矶》七:“他拿起笔来,往墨池里扫了几扫,就模模糊糊的写了下去。”
(3).指习书写字处。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墨池怜嗜学,丹青羡登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谁子?后生是畏,前圣有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高丽贡纸》:“其表文咨文俱卤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陈矣。”
(4).制笔时,以羊青毛为最内层,以兔毫为次层,做成“墨池”(又称“笔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笔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齐,亦使平均。”
词语解释:临池  拼音:lín chí
《晋书·卫恒传》:“ 汉 兴而有草书…… 弘农 张伯英 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后因以“临池”指学习书法,或作为书法的代称。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名臣通画学》:“前代名臣能临池者多矣,鲜有以画名者。”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黄忠端书孝经卷》:“夫人善临池,代公作行草,几夺真。” 吕叔湘 《汉字和拼音字的比较》:“书法一项,确是一种艺术。但是这是要有写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临池的工夫,才会有成就的。”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日记抄得很工整,字体遒劲,也可作临池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