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痴顽 老子无能


《新五代史》卷五十四〈杂传·冯道〉~63~
道相明宗十余年,明宗崩,相悯帝。潞王反于凤翔,悯帝出奔卫州,道率百官迎潞王入,是为废帝,遂相之。废帝即位,悯帝犹在卫卫州,后三日,悯帝始遇弑崩。已而废帝出道为同州节度使,踰年,拜司空。晋灭唐,道又事晋,晋高祖拜道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高祖崩,道相出帝,加太尉,封燕国公,罢为匡国军节度使,徙镇威胜。契丹灭晋,道又事契丹,朝耶律德光于京师。德光责道事晋无状,道不能对。又问曰:「何以来朝?」对曰:「无城无兵,安敢不来。」德光诮之曰:「尔是何等老子?」对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德光喜,以道为太傅。德光北归,从至常山。汉高祖立,乃归汉,以太师奉朝请。周灭汉,道又事周,周太祖拜道太师,兼中书令。

词语解释:痴顽  拼音:chī wán
亦作“痴顽”。
(1).谓藏拙,不合流俗。 唐 王建 《昭应官舍》诗:“痴顽终日羡人閒,却喜因官得近山。” 宋 陆游 《杂感》诗之二:“古言忍字似而非,独有痴顽二字奇。”
(2).愚蠢顽劣;愚蠢无知。有时亦用作谦词。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一折:“大姐,孩儿痴顽,待打时你駡几句,待駡时你处分咱。”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蝇最痴顽,无毒牙利嘴,而其搅人尤甚。”《红楼梦》第一回:“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