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子晋 

同源典故乘鹤 乘鹤缑山 伊笙 使鹤催 去鹤留笙 吹玉笙 吹笙 吹笙仙子 吹笙北崖 吹笙去 吹笙跨鹤 吹笙遥谢手 吹笙骑鹤 周太子 周王子 子乔 子乔笙 子乔笙鹤 子晋吹笙 子晋笙 洛滨笙 王乔鹤 王子吹笙 王子乔 王子晋 王子驾 登缑岭 笙箫缑岭人 笙鹤 维岭 维氏鹤 缑山 缑山仙子 缑山王郎子 缑山风月 缑山骑鹤 缑山鹤 缑岭笙歌 缑岭云 缑岭鹤 缑氏鹤 缑笙 举手谢时人 舞鹤 西岭吹笙 西归公子 谢时 谢路人 跨鹤 跨鹤吹笙 灵王子 灵鹤 骑鹤 骑鹤峰 凤吹 凤吹去 凤笙 鹤禁 鹤驭 鹤驾

相关人物王子乔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
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闲,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十余年后,来于山上,告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颠,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而去。

《太平广记》卷四〈神仙四·王子乔〉
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岭,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立祠于缑氏及嵩山。


典故简释
王乔鹤喻洒脱不凡之人,或指鹤。唐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之二:“范蠡舟扁小,王乔鹤不群。”
王子乔喻指仙人。《古诗十九首》之十五:“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鹤驾喻仙人或太子的车骑。唐杜甫《洗兵马》:“鹤驾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作者诗题诗句
于鹄寄续尊师年年望灵鹤,常在此山头。
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安得如子晋,与之游太清。
刘沧登龙门敬善寺阁琐窗朱槛同仙界,半夜缑山有鹤声。
刘驾别道者玉笙无遗音,怅望缑岭云。
刘驾励志前堂吹参差,不作缑山声。
卓英英理笙因思往事成惆怅,不得缑山和一声。
司空图诗品飘逸缑山之鹤,华顶之云。
司马扎赠王道士愿随执轻策,往结周太子。
姚合庄恪太子挽词二首之二吹笙今一去,千古在逡巡。
孟简享惠昭太子庙乐章缑山遗响昔所闻,庙庭进旅今攸设。
崔湜寄天台司马先生何年缑岭上,一谢洛阳城。
崔融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朝朝缑氏鹤,长向洛城飞。
施肩吾候仙词西归公子何时降,南岳先生早晚来。
李商隐人日即事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李德裕述梦四十韵椅梧连鹤禁,埤堄接龙韬。
李白古风幸遇王子晋,结交青云端。
李白感遇四首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
李白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
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客遇王子乔,口传不死方。
李白凤吹笙曲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李端送荀道士归庐山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
李群玉升仙操复闻周太子,亦遇浮丘公。
李贺天上谣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杜牧寄题甘露寺北轩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杜牧怀紫阁山山路远怀王子晋,诗家长忆谢玄晖。
杜甫玉台观人传有笙鹤,时过此山头。
杨嗣复赠毛仙翁令威子晋皆俦侣,东岳同寻太真女。
权德舆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空嗟凤吹去,无复鸡鸣朝。
权德舆赠文敬太子挽歌词二首之二还似缑山驾,飘飘向碧虚。
武元衡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因以继和玉笙王子驾,辽鹤令威身。
武元衡缑山道中口号王子白云仙去久,洛滨行路夜吹笙。
沈佺期凤笙曲忆昔王子晋,凤笙游云空。怜寿不贵色,身世两无穷。
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五首五岁过人智,三天使鹤催。
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五首苍舒留帝宠,子晋有仙才。
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子晋少姨闻定怪,人间亦便有霓裳。
皮日休鹤屏未许子晋乘,难教道林放。
卢纶和马郎中画鹤赞君以为真,相期缑岭。
眉娘和卓英英理笙他日丹霄骖白凤,何愁子晋不闻声。
秦系期王鍊师不至昨日围棋未终局,多乘白鹤下山来。
罗邺题笙缑岭独能徵妙曲,嬴台相共吹清音。
裴度享惠昭太子庙乐章礼成神既醉,仿髴缑山鹤。
许浑缑山庙王子求仙月满台,玉笙清转鹤裴回。曲终飞去不知处,山下碧桃春自开。
贯休了仙谣海中紫雾蓬莱岛,安期子乔去何早。
贾岛游仙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
钱起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子乔来魏阙,明主赐衣簪。
韦庄放榜日作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
顾况谢王郎中见赠琴鹤子乔翔邓林,王母游层城。
高骈闻河中王铎加都统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
鲍容和王璠侍御酬友人赠白角冠好见吹笙伊洛上,紫烟丹凤亦相随。
鲍溶怀仙二首曾见周灵王太子,碧桃花下自吹笙。
鲍溶途中旅思二首心期周太子,下马拜虚碧。
鲍溶途中旅思二首之一鹤驾如可从,他年执烟策。
词语解释:吹笙  拼音:chuī shēng
喻饮酒。 宋 张元干 《浣溪沙》词题曰:“谚以窃尝为吹笙云。” 辽 李齐贤 《鹧鸪天·饮麦酒》词:“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窃尝,尝酒也……《织餘琐述》云:‘乐器竹製者唯笙,用吸气吸之,恆轻,故以喻窃尝。’”
词语解释:子乔  拼音:zǐ qiáo
春秋 时神话传说人物。《孝经援神契》:“ 鲁哀公 十四年, 孔子 夜梦 三槐 之间, 丰沛 之邦,有赤烟起。乃呼 颜渊 、 子夏 往视之。驱车到 楚 西北 范氏街 ,见芻儿捕麟,伤其前左足,薪而覆之。 孔子 曰:‘儿来,汝姓为谁?’儿曰:‘吾姓 赤诵 ,名 子乔 ,字 受纪 。’”按,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作“时乔”,《初学记》卷二九作“时侨”。
词语解释:子晋  拼音:zǐ jìn
王子乔 的字。神话人物。相传为 周灵王 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被 浮丘公 引往 嵩山 修炼,后升仙。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昔 子晋 舍视膳之役,弃储贰之重,而 灵王 不责之以不孝。” 唐 卢眉娘 《和卓英英理笙》:“他日丹霄驂白凤,何愁 子晋 不闻声。” 宋 范仲淹 《天平山白云泉》诗:“ 子晋 罢云笙, 伯牙 收玉琴。” 清 袁枚 《新齐谐·控鹤监秘记二则》:“太后使 昌宗 骑木鹤,呼为 子晋 后身。”
词语解释:洛滨笙  拼音:luò bīn shēng
亦作“ 洛宾笙 ”。 语出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 洛 之间。”后借指仙人吹笙声。 南朝 梁 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风传 凤臺 琯,云渡 洛宾 笙。” 唐 许敬宗 《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清字》诗:“或命 餘杭 酒,时听 洛滨 笙。”
词语解释:王子乔  拼音:wáng zǐ qiáo
(1).传说中的仙人名。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 洛 间,道士 浮丘公 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柏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又谓, 王子乔 曾至 锺山 ,获《九化十变经》,以隐遁日月,游行星辰,后以疾终。其墓在 景陵 , 战国 时有发其墓者,见一剑,正要取视,其剑忽然上飞去。事见《太平御览》卷六六五。《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仙人 王子乔 ,难可与等期。” 金 元好问 《缑山置酒》诗:“人言 王子乔 ,鹤驭此上宾。” 清 周亮工 《来日大难》诗:“愿见神仙,乞药一丸;如 王子乔 ,驭鹤驂鸞。”
(2).古曲名。《文选·潘岳〈笙赋〉》“ 子乔 轻举” 唐 李善 注:“《歌録》曰:‘吟叹四曲《王昭君》《楚妃叹楚》《楚王吟》《王子乔》,皆古辞。’”
词语解释:王子晋  拼音:wáng zǐ jìn
即 王子乔 。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自非 王子晋 ,谁能常美好。”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十:“幸遇 王子晋 ,结交青云端。” 明 袁宏道 《升天行》:“路逢 王子晋 ,玉簫已吹折。”参见“ 王子乔 ”。
词语解释:王子乔  拼音:wáng zǐ qiáo
(1).传说中的仙人名。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 洛 间,道士 浮丘公 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柏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又谓, 王子乔 曾至 锺山 ,获《九化十变经》,以隐遁日月,游行星辰,后以疾终。其墓在 景陵 , 战国 时有发其墓者,见一剑,正要取视,其剑忽然上飞去。事见《太平御览》卷六六五。《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仙人 王子乔 ,难可与等期。” 金 元好问 《缑山置酒》诗:“人言 王子乔 ,鹤驭此上宾。” 清 周亮工 《来日大难》诗:“愿见神仙,乞药一丸;如 王子乔 ,驭鹤驂鸞。”
(2).古曲名。《文选·潘岳〈笙赋〉》“ 子乔 轻举” 唐 李善 注:“《歌録》曰:‘吟叹四曲《王昭君》《楚妃叹楚》《楚王吟》《王子乔》,皆古辞。’”
词语解释:笙鹤  拼音:shēng hè
汉 刘向 《列仙传》载: 周灵王 太子 晋 ( 王子乔 ),好吹笙,作凤鸣,游 伊 洛 间,道士 浮丘公 接上 嵩山 ,三十馀年后乘白鹤驻 缑氏山 顶,举手谢时人仙去。后以“笙鹤”指仙人乘骑之仙鹤。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 宋 姜夔 《阮郎归》词:“与君閒看壁间题:夜凉笙鹤期。” 明 徐渭 《小集滴水厓朝阳观》:“不信夜来高顶望,定应笙鹤下飞仙。”
词语解释:缑山  拼音:gōu shān
即 缑氏山 。指修道成仙之处。 唐 白居易 《吴兴灵鹤赞》:“ 辽水 一去, 緱山 不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负》:“ 薛能 尚书题集后曰:‘纵有 緱山 也无益,四方联络尽蛙声。’”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因此上 箕山 掛瓢, 緱山 弄簫。”参见“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氏山  拼音:gōu shì shān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 ,访道应寻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山鹤  拼音:gōu shān hè
相传 王子乔 于 缑山 乘鹤成仙。后用作歌咏仙家之典。 唐 裴度 《唐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礼成神既醉,彷彿 緱山 鹤。” 唐 元稹 《别李三》诗:“苍苍 秦 树云,去去 緱山 鹤。”亦作“ 緱氏鹤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各体诗二》:“ 金 李俊民 有 王筹堂 《寿诗》,俱用 王 家典故二首:‘仙驭未来 緱氏 鹤,月明吹彻玉笙寒。’”参见“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氏山  拼音:gōu shì shān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 ,访道应寻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氏鹤  拼音:gōu shì hè
见“ 緱山鹤 ”。
词语解释:缑山鹤  拼音:gōu shān hè
相传 王子乔 于 缑山 乘鹤成仙。后用作歌咏仙家之典。 唐 裴度 《唐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礼成神既醉,彷彿 緱山 鹤。” 唐 元稹 《别李三》诗:“苍苍 秦 树云,去去 緱山 鹤。”亦作“ 緱氏鹤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各体诗二》:“ 金 李俊民 有 王筹堂 《寿诗》,俱用 王 家典故二首:‘仙驭未来 緱氏 鹤,月明吹彻玉笙寒。’”参见“ 緱氏山 ”。
词语解释:缑氏山  拼音:gōu shì shān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 ,访道应寻 緱氏山 。”
词语解释:谢时  拼音:xiè shí
(1).犹避世,谓不问世事。 唐 李白 《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2).犹谢世,谓死亡。 明 何景明 《与何粹夫书》:“三四君子,悉已谢时。”
词语解释:跨鹤  拼音:kuà hè
(1).乘鹤,骑鹤。道教认为得道后能骑鹤飞升。 宋 林景熙 《简卫山斋》诗:“何当躡飞珮,跨鹤青云端。”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徐仙》:“县丞 卓津 题《卜算子》词云:‘流水小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水摇清影。’”
(2).用作逝世的婉辞。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六篇:“已而父母皆在府衙中跨鹤仙去。”参见“ 丁令威 ”。
(3).见“ 跨鹤扬州 ”。
词语解释:丁令威  拼音:dīng líng wēi
传说是 汉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见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道士 封君达 ,仙人 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归。”后用以比喻人世的变迁。 宋 苏轼 《和移居》诗:“我岂 丁令威 ,千岁復还兹。” 清 卓尔堪 《题脊令图》诗:“君罢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 。鹰鸇罗网何所据,他时或得生人归。” 张恭 《狱中口占》诗之三:“ 北邙 华表如林立,何处重寻 丁令威 。”
词语解释:跨鹤扬州  拼音:kuà hè yáng zhōu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吴蜀人》:“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 扬州 刺史,或愿多貲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 扬州 。’欲兼三者。”后以“跨鹤扬州”指豪富冶游繁华之地。 元 汪元亨 《折桂令·归隐》曲:“先世簪缨,旧业箕裘,走马 章臺 ,骑鲸沧海,跨鹤 扬州 ,黄金积子孙难守。” 明 高明 《二郎神·秋怀》套曲:“得成就,真箇胜似腰缠跨鹤 扬州 。”亦作“ 跨鹤维扬 ”、“ 跨鹤缠腰 ”。 清 长白浩歌子 《萤窗异草·落花岛》:“ 申无疆 ,字 仲锡 ,跨鹤 维扬 ,歷有年所。” 清 杨潮观 《李卫公替龙行雨》:“俺不是 扬州 游客,跨鹤缠腰;俺不是 秦 臺娇客,乘凤吹簫。”亦省作“ 跨鹤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淮泊》:“那里有缠十万,顺天风跨鹤閒游!”
词语解释:灵鹤  拼音:líng hè
亦作“ 灵鵠 ”。 仙鹤。《拾遗记·吴》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数百年后,灵鵠翔於林壑,灵虎啸於山丘。” 唐 刘沧 《赠隐者》诗:“临水静闻灵鹤语,隔原时有至人来。” 金 元好问 《二月十五日鹤》诗:“ 九龙岗 上 玄元祠 ,人言尊像神所遗,年年二月降灵鹤,来无定数有定期。”
词语解释:骑鹤  拼音:qí hè
(1).谓仙家、道士乘鹤云游。 唐 贾岛 《游仙》诗:“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 宋 张孝祥 《水龙吟·过浯溪》词:“待相将把袂,清都归路,骑鹤去、三千岁。” 清 李调元 《龙洞》诗:“昔者 李道人 ,骑鹤来栖宿。”《花月痕》第四八回:“仙佛不死,何不日日骑鹤,日日跨狮。”
(2).犹言骑鹤上 扬州 。 宋 陈师道 《送泽之过维扬》诗:“顾我老无骑鹤兴,羡君行及看花天。” 金 元好问 《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卖刀买犊未厌早,腰金骑鹤非所望。”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缠腰更骑鹤,辟俗还食肉。”
词语解释:凤吹  拼音:fèng chuī
对笙箫等细乐的美称。《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闻凤吹於 洛 浦,值薪歌於 延 瀨。” 李善 注引《列仙传》:“ 王子乔 , 周宣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鸣,游 伊 雒 之间。”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鶯歌闻 太液 ,凤吹遶 瀛洲 。” 唐 郎士元 《听邻家吹笙》诗:“凤吹声如隔綵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词语解释:凤笙  拼音:fèng shēng
(1).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笙》:“《世本》:‘ 随 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后因称笙为“凤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昔 王子晋 好吹凤笙,招延道士与 浮丘 同游 伊 洛 之浦。” 唐 韩愈 《谁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 萧史 。” 明 何景明 《吕黄门画竹歌》:“龙盘嶰谷山中石,更待 伶伦 截凤笙。”
(2).指笙曲。 宋 张先 《虞美人》词:“凤笙何处高楼月,幽怨凭谁説。”
词语解释:鹤禁  拼音:hè jìn
太子所居之处。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凤闈宵静,阴灵宣玉閫之华;鹤禁朝趋,离象峻铜楼之景。”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端本有书遗鹤禁,宣文无客进龙韜。”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鹤禁》:“《汉宫闕疏》:‘鹤宫,太子所居,凡人不得出入,故曰鹤禁。’”
词语解释:鹤驭  拼音:hè yù
(1).太子的车乘。借指太子。 唐 白居易 《寄李相公崔侍郎钱舍人》诗:“曾陪鹤驭两三仙,亲侍龙舆四五年。”
(2).指仙人。传说成仙得道者多骑鹤,故名。 唐 吴融 《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斋》:“鹤驭已从烟际下,凤膏还向月中焚。” 金 元好问 《缑山置酒》诗:“人言 王子乔 ,鹤驭此上宾。” 明 宋濂 《皇仙引》:“鹤驭遥空不可攀,绣扆斜张香梦懒。”
(3).死的讳称。 唐 赵嘏 《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诗:“鹤驭迴飘云雨外, 兰亭 不在管弦中。” 元 王恽 《萧徵君哀词》之二:“鹤驭不来尘世隔,芙蓉城闕月茫茫。”
词语解释:鹤驾  拼音:hè jià
(1).据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载: 王子乔 ,即 周灵王 的太子 晋 ,尝乘白鹤驻 缑氏山 头。后因称太子的车驾为鹤驾。 唐 杜甫 《洗兵行》:“鹤驾通宵凤輦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仇兆鳌 注:“鹤驾,东宫所乘。” 明 李东阳 《文华纪事》诗:“鹤驾暂停当殿午,龙颜一顾满墀春。”
(2).仙人的车驾。 隋 薛道衡 《老氏碑》:“鍊形物表,卷迹方外,蜺裳鹤驾,往来紫府。”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青山祇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三 李 跨鲸鱼。” 明 沉鲸 《双珠记·北斗化僧》:“惊看几叶新飞,谩有鹊桥初就。鹤驾高騫,银汉清如洗,綺筵尊俎列。”
(3).死的讳称。 唐 卢照邻 《郑太子碑铭》:“霓旌扬汉,犹寻朽骨之灵;鹤驾停空,尚謁先人之墓。” 唐 苏颋 《章怀太子良娣张氏神道碑》:“呜呼!山疑鹤驾,地即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