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开黄阁

同源典故丞相阁 公孙阁 冬阁 叩阁 孙弘阁 孙阁 平津东阁 平津馆 弘阁 招贤阁 东阁 东阁延宾 东阁留宾 翘才客 开东阁 开阁 开阁伫孙弘 开阁延贤 

相关人物公孙弘

参考典故黄阁


《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卜式儿宽列传·公孙弘〉~263~
公孙弘,菑川薛人也。少时为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元朔中,代薛泽为丞相。先是,汉常以列侯为丞相,唯弘无爵,上于是下诏曰:「朕嘉先圣之道,开广门路,宣招四方之士,盖古者任贤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劳大者厥禄厚,德盛者获爵尊,故武功以显重,而文德以行褒。其以高成之平津乡户六百五十封丞相弘为平津侯。」其后以为故事,至丞相封,自弘始也……时上方兴功业,娄举贤良。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弘身食一肉,脱粟饭,故人宾客仰衣食,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然其性意忌,外宽内深。诸常与弘有隙,无近远,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杀主父偃,徙董仲舒胶西,皆弘力也。唐·颜师古注:「閤者,小门也,东向开之,避当庭门而引宾客,以别于掾史官属也。」

《西京杂记》卷四~082~2~
平津侯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阁营客馆以招天下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馆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其有德任毗赞佐理阴阳者处钦贤之馆,其有才堪九列将军二千石者居翘材之馆,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而躬身菲薄,所得俸禄以奉待之。

《宋书》卷十五〈礼志二〉~42~
三公黄閤,前史无其义。史臣按,礼记「士韠与天子同,公侯大夫则异」。郑玄注:「士贱,与君同,不嫌也。」夫朱门洞启,当阳之正色也。三公之与天子,礼秩相亚,故黄其閤,以示谦不敢斥天子,盖是汉来制也。张超与陈公笺,「拜黄閤将有日月」是也。


作者诗题诗句
刘沧入关留别主人此来多愧食鱼心,东阁将辞强一吟。
刘长卿和袁郎中破贼后军行过剡中山水谨上太尉已闻开阁待,谁许卧东溪。
刘长卿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有地先开阁,何人不扫门。
刘长卿汉阳献李相公几人犹忆孙弘阁,百口同乘范蠡舟。
刘长卿送李七之笮水谒张相公东阁邀才子,南昌老腐儒。
孟浩然荆门上张丞相召南风更阐,丞相阁还开。
孟浩然题长安主人壁久废南山田,叨陪东阁贤。
孙逖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赠韦侍御等诸公共言东阁招贤地,自有西征谢傅才。
孙逖奉和李右相赏会昌林亭作京雄近县,开阁宠平津。
张子容赠司勋萧郎中作相开黄阁,为郎奏赤墀。
李商隐哭刘司户蕡空闻迁贾谊,不待相孙弘。
李嘉祐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九侍御收兵归扬州羡归丞相阁,空望旧门栏。
李嘉祐送王端赴朝东阁论兵后,南宫草奏期。
李嘉祐题裴十六少卿东亭平津旧东阁,深巷见南山。
李峤桂友寻东阁,兰交聚北堂。
李涉酬彭伉公孙阁里见君初,衣锦南归二十余。
杨重玄正朝上左相张燕公长吁问丞相,东阁几时开。
白居易宿裴相公兴化池亭孙弘阁闹无闲客,传说舟忙不借人。何似抡才济川外,别开池馆待交亲。
邵谒论政孙弘不开阁,丙吉宁问牛。
钱起登刘宾客高斋林间客散孙弘阁,城上山宜绮季家。
韩偓和王舍人抚州饮席赠韦司空孙弘莫惜频开閤,韩信终期别筑坛。
韩偓隰州新驿赠刺史却笑昔贤交易极,一开东閤便垂名。
骆宾王帝京篇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
词语解释:平津馆  拼音:píng jīn guǎn
(1).亦作“ 平津邸 ”、“ 平津阁 ”。 汉 公孙弘 为丞相,封 平津侯 ,起客馆,开东阁,招请士人。后因以“平津馆”等称高级官僚延纳宾客的处所。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归 平津 之馆,时闻櫪马之嘶;舍 广城 之传,裁见诸侯之客。”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出入 平津邸 ,一见 孟尝 尊。” 唐 韩翊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远属 平津阁 ,前驱 博望侯 。” 清 郑燮 《李锴》诗:“西风吹冷 平津阁 ,何处重寻孔雀屏。”
(2). 清 孙星衍 任 山东 督粮道时,治所即在 公孙弘 所封 平津 故地,因名其书斋为 平津馆 ,所刊丛书名《平津馆丛书》。 清 孙星衍 《平津馆记》:“予参藩 山左 ,驻节 安德 ,地为 平原 故郡,当 燕 齐 孔道,通人过访无虚日……所以名吾馆者,以识风土古迹,后之 士夫 为国树人,或有慕夫开閤之风也。”
词语解释:东阁  拼音:dōng gé
(1).东厢的居室或楼房。古乐府《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间牀。” 唐 任希古 《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閒扉。”
(2).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唐 李商隐 《九日》诗:“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一本作“ 閤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今日个东阁玳瑁筵,煞强如西厢和月等。” 清 龚自珍 《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时客昆山》诗:“南天初返棹,东阁正留宾。”按,此义本作“东閤”,后世閤、阁形近音同混用。参见“ 东閤 ”。
(3). 明 清 两代大学士殿阁之一。 洪武 十五年始置。 清 仍之。参阅《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4).阁名。指 东亭 。故址在今 四川省 崇庆县 东。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 东阁 官梅动诗兴,还如 何逊 在 扬州 。” 仇兆鰲 注:“ 东阁 ,指 东亭 。”一说谓款待宾客之所。参阅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一。
東閤:东向的小门。《汉书·公孙弘传》:“ 弘 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馆,开东閤以延贤人。” 王先谦 补注引 姚鼐 曰:“此閤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后汉书·周黄徐等传序》:“ 东平王 苍 为驃骑将军,开东閤延贤俊。”后因以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 唐 孟浩然 《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閤贤。”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早岁思东閤,为邦属故园。”
词语解释:东閤
东向的小门。《汉书·公孙弘传》:“ 弘 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馆,开东閤以延贤人。” 王先谦 补注引 姚鼐 曰:“此閤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后汉书·周黄徐等传序》:“ 东平王 苍 为驃骑将军,开东閤延贤俊。”后因以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 唐 孟浩然 《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閤贤。”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早岁思东閤,为邦属故园。”
词语解释:开阁  拼音:kāi gé
见“ 开閤 ”。
词语解释:开閤
亦作“ 开阁 ”。 汉 公孙弘 为宰相,“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见《汉书·公孙弘传》。后以“开閤”指大臣礼贤爱士。 唐 刘禹锡 《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诗:“玉树琼楼满眼新,的知开閤待诸賔。” 唐 邵谒 《论政》诗:“ 孙弘 不开阁, 丙吉 寧问牛。” 宋 曾巩 《回亳州知府谏议状》:“伏惟开阁之初,偃藩甚乐。”
边开边关。《收穫》1981年第4期:“忽听得北窗外有声响,好像滞重的大黑门在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