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咄咄 

同源典故向空书咄咄 咄咄怪事 咄咄书 咄咄书字 咄咄书空 咄咄自岭 嗟咄咄 怪事咄咄 书咄咄 书怪事 书空 书空咄咄 书空独语 殷浩吟 殷郎咄咄 浩书空咄 画空 空中咄咄 空咄咄 诧咄咄

相关人物殷浩


《晋书》卷七十七〈殷浩列传〉~2047~
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浩甥韩伯,浩素赏爱之,随至徙所。经岁还都,浩送至渚侧,咏曹颜远诗云:「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而泣下。后温将以浩为尚书令,遗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数十,竟达空函,大忤温意,由是遂绝。永和十二年卒。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黜免〉~865~
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典故简释
咄咄怪事指惊奇或忧疑。宋苏轼《杜介熙熙堂》:“咄咄何曾书怪事,熙熙长觉似春台。”

作者诗题诗句
孟郊劝善吟自悲咄咄感,变作烦恼翁。
方干山中寄吴磻十韵书空翘足卧,避险侧身行。
李群玉旅泊书空闲度日,深拥破貂裘。
李贺唐儿歌杜{★}公之子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
杜甫喜晴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
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咄咄宁书字,冥冥欲避矰。
杜甫对雪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杜甫清明二首之二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杜甫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之晋)灵榇归上都二十韵空里愁书字,山中疾采薇。
王维登楼歌舍人下兮青宫,据胡床兮书空。
王适蜀中言怀有时须问影,无事却书空。
钱起海畔秋思箕裘空在念,咄咄谁推贤。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
骆宾王畴昔篇画地终难入,书空自不安。
词语解释:咄咄  拼音:duō duō
(1).感叹声。表示感慨。《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咄咄 子陵 ,不可相助为理邪?” 晋 陆机 《东宫》诗:“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 唐 李益 《北至太原》诗:“咄咄薄游客,斯言殊不刊。”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咄咄危哉!大事去矣!”
(2).感叹声。表示责备或惊诧。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其姊﹞咄咄责妹曰:‘何处无婚姻,必欲与我共一壻?’”《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人们对他的行动咄咄称奇。”
(3).呼驴马等牲畜之声。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呼马驘驴曰咄咄。”
词语解释:咄咄怪事  拼音:duō duō guài shì
连声惊呼称怪。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殷中军 ( 殷浩 )被废在 信安 ,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 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宋 杨万里 《明发栖隐寺》诗:“何如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 清 沉起凤 《谐铎·帖嘲》:“世有一字不通之辈,而能知我高才,可谓咄咄怪事。”参见“ 咄咄书空 ”。
词语解释:咄咄书空  拼音:duō duō shū kōng
《晋书·殷浩传》载 殷浩 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殷浩失望》:“ 浩 之出,不惟一事无立,而丧师辱国,殆有甚焉。朝野於是大失所望,削爵贬窜,固其宜也,而咄咄书空,不能自遣。”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包涵所》:“ 西湖 大家何所不有, 西子 有时亦贮金屋,‘咄咄书空’则穷措大耳。” 欧榘甲 《新广东》五:“将来事成者出于他党,则此私会必致有咄咄书空之恨矣。” 章炳麟 《梁园客》诗自注:“﹝ 梁鼎芬 ﹞既失志,有咄咄书空之感。去秋,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诗以记之。”
词语解释:咄咄书空  拼音:duō duō shū kōng
《晋书·殷浩传》载 殷浩 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宋 王楙 《野客丛书·殷浩失望》:“ 浩 之出,不惟一事无立,而丧师辱国,殆有甚焉。朝野於是大失所望,削爵贬窜,固其宜也,而咄咄书空,不能自遣。”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包涵所》:“ 西湖 大家何所不有, 西子 有时亦贮金屋,‘咄咄书空’则穷措大耳。” 欧榘甲 《新广东》五:“将来事成者出于他党,则此私会必致有咄咄书空之恨矣。” 章炳麟 《梁园客》诗自注:“﹝ 梁鼎芬 ﹞既失志,有咄咄书空之感。去秋,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诗以记之。”
词语解释:怪事咄咄  拼音:guài shì duō duō
同“ 咄咄怪事 ”。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 七闽 路与中原通,怪事咄咄惊天公。”
词语解释:书空  拼音:shū kōng
(1).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余遂请 齐公 书於纸。乃凭槛书空,凝思默虑。” 清 黄遵宪 《续怀人》诗:“只恨书空作 唐 字,独无炼石补天词。” 傅尃 《避地》诗之二:“那意书空成咤怪,转因避地得偷閒。”参见“ 书空咄咄 ”。
(2).雁在空中成列而飞,其行如字,故称。 宋 赵师侠 《菩萨蛮·舂陵迎阳亭》词:“残角起江城,书空征雁横。”
词语解释:书空咄咄  拼音:shū kōng duō duō
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殷中军 被废,在 信安 ,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 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金 元好问 《镇平县斋感怀》诗:“书空咄咄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丽品》:“公子疑信参半,书空咄咄,侦骑四出,踪绪杳然,悲愤填膺,一病几殆。” 夏衍 《文艺工作者与社会》:“社会上将文人看作一种特殊的存在,而将他们规定为只能书空咄咄而没有实行力的迂腐的人种。”
词语解释:书空咄咄  拼音:shū kōng duō duō
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殷中军 被废,在 信安 ,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 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后因以“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金 元好问 《镇平县斋感怀》诗:“书空咄咄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丽品》:“公子疑信参半,书空咄咄,侦骑四出,踪绪杳然,悲愤填膺,一病几殆。” 夏衍 《文艺工作者与社会》:“社会上将文人看作一种特殊的存在,而将他们规定为只能书空咄咄而没有实行力的迂腐的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