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赭袍


《樊川诗集注》卷二
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其一:「觚棱金碧照山高,万国圭璋捧赭袍。」清·冯集梧注引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国家承隋氏火运,故为土德,衣服贵黄,旂帜尚赤,常服赭赤也。」

词语解释:赭袍  拼音:zhě páo
即赭黄袍。 唐 李濬 《松窗杂录》:“ 中宗 尝召宰相 苏瓌 、 李乔 子进见。二丞相子皆童年,上近抚於赭袍前,赐与甚厚。”《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三年》:“ 昭义 节度使 毛璋 所为骄僭,时服赭袍。” 王国维 《读史二绝句》之二:“只怪 常山 赵延寿 ,赭袍龙凤向中原。”参见“ 赭黄袍 ”。
词语解释:赭黄袍  拼音:zhě huáng páo
(1).天子所穿的袍服。因颜色赭黄,故称。《新唐书·车服志》:“至 唐高祖 ,以赭黄袍、巾带为常服……既而天子袍衫稍用赤黄,遂禁臣民服。”
(2).用以指代天子。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红云里,雉尾扇,遮着赭黄袍。”《说岳全传》第八十回:“巍峨金闕珠帘卷,緋烟簇拥赭黄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