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原隰


《毛诗正义》卷十三之二〈小雅·谷风之什·信南山〉~460~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汉·毛亨传:「甸,治也。畇畇,垦辟貌。曾孙,成王也。」东汉·郑玄笺云:「信乎彼南山之野,禹治而丘甸之。今原隰垦辟,则又成王之所佃。」

词语解释:原隰  拼音:yuán xí
(1).广平与低湿之地。《书·禹贡》:“原隰厎绩,至于 猪野 。”《国语·周语上》:“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 韦昭 注:“广平曰原,下湿曰隰。”《汉书·货殖传序》:“於是辩其土地川泽丘陵衍沃原隰之宜,教民种树畜养。”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诗:“山川勤远略,原隰軫皇情。” 清 戴名世 《陈某诗序》:“家在郊野,村落环匝,原隰上下,云烟縹緲。”
(2).泛指原野。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於是驱马原隰,卷甲遄征。” 宋 王安石 《得子固书因寄》诗:“重登城头望,喜气满原隰。” 清 魏源 《次韵〈前出塞〉》之一:“星燧燎原隰,蚁壤溃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