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共11084个典故

典故不夜城


《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上〉~585~
东莱郡,户十万三千二百九十二,口五十万二千六百九十三。县十七:掖,腄,平度,黄,临朐,曲成,牟平,东牟,,育犁,昌阳,不夜,当利,卢乡,阳乐,阳石,徐乡。唐·颜师古注曰:「齐地记云古有日夜出,见于东莱,故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一〈河南道·登州·文登县〉
不夜故城,在县东北八十五里。属东莱郡。春秋时莱子所置,初筑此城,有日夜出,故名之。

《苏轼诗集》卷二十一〈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门外山光马亦惊,陛前屐齿我先行。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

词语解释:不夜城  拼音:bù yè chéng
(1).形容城市灯火通明,照耀如同白昼。 唐 苏颋 《广大楼下夜侍酺宴应制》诗:“楼臺絶胜 宜春苑 ,灯火还同不夜城。” 明 杨基 《元夕观灯》诗:“綺罗香绕 长春苑 ,珠翠又游不夜城。” 清 吴伟业 《朝日坛次韵》:“不夜城传宣夜漏,王宫朝奉竹宫符。”
(2).地名。相传古有日夜出,见于 东莱 , 东莱子 因在其地立城,名为不夜城。见《齐地记》。 汉 置 不夜县 ,故址在今 山东省 文登县 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