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昭君怨词谱
昭君怨 朱敦儒词咏洛妃,名《洛妃怨》;侯寘词名《宴西园》。

昭君怨 双调四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万俟咏

  春到南楼雪尽  惊动灯期花信 小雨一番寒  倚阑干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仄平平

  莫把阑干频倚   一望几重烟水 何处是京华   暮云遮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词四换韵。 按,坊本后段第一句,或作“莫把阑干倚”,疑频字乃后人增入。然观苏轼词之“欲去又还不去”,及秦观、朱希真、侯寘等词,俱作六字句,故当以六字句换头者为正格。 前段第一句,秦观词“隔叶乳鸦声转”,乳字仄声。第二句,刘克庄词“只许姚黄独步”,只字、独字俱仄声,第三句,秦词“杨柳小腰肢”,杨字平声。后段第一句,苏轼词“欲去又还不去”,又字、不字俱仄声;韩驹词“留恋芳丛深处”,留字平声。第三句,秦词“极目送行云”,极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参校蔡词同调。

又一体 双调三十九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蔡 伸

  一曲云和鬆响  多少离愁心上 寂寞掩屏帏  泪沾衣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最是销魂处   夜夜倚窗风雨 风雨伴愁眠   夜如年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词后段第一句五字,宋词仅见此作,无别首可校。

又一体 双调四十字,前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后段五句三仄韵、两平韵 周紫芝

  满院融融花气  红映绣帘垂地 往事忆年时  只春知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风又暖   花渐满 人似行云不见 无计奈离情   黯消凝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词后段起句作三字两句,多押一韵,有朱希真词“襟上泪,难再会”可校。
历代作品
共45,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续上)
陆游 (1首)
高观国 (1首)
完颜亮 (1首)
尹志平 (1首)
王丹桂 (1首)
王哲 (1首)
王寂 (1首)
张翥 (1首)
无名氏 (2首)
邵亨贞 (1首)
马钰 (1首)
纳兰性德 (1首)
近现代
茅于美 (1首)
昭君怨(宋·陆游)

昼永蝉声庭院。人倦懒摇团扇。

小景写潇湘。自生凉。

帘外蹴花双燕。帘下有人同见。

宝篆拆官黄。炷熏香。


昭君怨(宋·高观国)

一棹莫愁烟艇。飞破玉壶清影。

水溅粉绡寒。渺云鬟。

不肯凌波微步。却载春愁归去。

风澹楚魂惊。隔瑶京。


昭君怨 雪(元·完颜亮)

昨日樵村渔浦。今日琼川银渚。

山色卷帘看。老峰峦。

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孙剪水。

惊问是杨花。是芦花。


昭君怨 泉州洞真观书于东壁(元·尹志平)

节令重阳闲步。直至武清南渡。

极目看嘉祥。水茫茫。

连日阴沉微雨。正在芦花深处。

游乐水云间。望西山。


昭君怨 赠女姑萧敬善等(元·王丹桂)

奉劝修真仙众。日用全凭实行。

乌兔疾如梭。莫蹉跎。

遇景勿念心动。坐卧住行安静。

只此是功夫。合虚无。


昭君怨(元·王哲)

奉报早离火院。弃了一家攀恋。

自在水云前。乐安然。

便结长生煅炼。得做上仙亲眷。

搜出碧潭玄。月团圆。


昭君怨 江行(元·王寂)

一曲清江环碧。两岸萧萧芦荻。

烟雨暗西山。有无间。

有酒须当痛饮。百岁黄梁一枕。

瞰莫放愁闲。上眉端。


昭君怨(元·张翥)

昔人赋昭君词,多写其红悲绿怨,作此解之

队队毡车细马。

簇拥阏氏如画。

却胜汉宫人。

闭长门,看取蛾眉妒宠。

身后谁如遗冢。

千载草青青。

有芳名。


昭君怨(元·无名氏)

坐后谈禅说道。起后不依些少。

心口自寻思。好呆痴。

目用机关千万。何曾灭了一件。

欲望做神仙。好难天。


昭君怨(元·无名氏)

学道须凭一志。无志难逃生死。

对境志如山。自然安。

万法不离清净。性定方能得命。

会得这玄空。道必通。


昭君怨 拟古(元·邵亨贞)

江外谁家双浆。激破浪花微响。

金翠小鸳鸯。对悠扬。

望断涔阳极浦。不是凌波归处。

行过画桥阴。又沉吟。


德报怨/昭君怨 赠吴知纲(元·马钰)

急性更为慢性。意静自然心静。

憎爱两俱忘。绝炎凉。

虎绕龙蟠光莹。丹结玉童邀请。

舞袖出昆冈。赴蓬庄。


昭君怨(清·纳兰性德)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

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

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昭君怨(近现代·茅于美)

炉畔几回思忆,罗帕初烘重湿。

残烬似余情,总难明。

门掩灯昏才寝,月影花光欺枕。

心绪遣谁知?异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