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如梦令词谱
如梦令 宋苏轼词注: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因此词中有“如梦、如梦”叠句也。周邦彦又因此词首句,改名《宴桃源》。沈会宗词有“不见、不见”叠句,名《不见》。张辑词有“比著梅花谁瘦”句,名《比梅》。《梅苑》词,名《古记》。《鸣鹤余音》词,名《无梦令》。魏泰双调词,句《如意令》。

如梦令 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后唐 庄宗

  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 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 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第五、六句例用叠句。若《梅苑》、《鸣鹤余音》词,皆变体也。 按,白居易词,首句“前度小花静院”,静字仄声。沈会宗词,第五、六句“不见、不见”,两不字俱仄声。白词,第七句“记取钗横鬓乱”,鬓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悉参后词。 又按,苏轼词,第三句“唤起百舌儿”,舌字入声,宋元人此字从无用仄声者,当是以入作平,不可泛用上去声字。

又一体 单调三十三字,七句六仄韵《梅苑》 无名氏

  腊半雪梅初绽 玉屑琼英碎剪 素艳与清香 别有风流堪羡 苞嫩 蕊浅 羞破寿阳人面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此词第五、六句不叠。

又一体 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梅苑》 无名氏

  疑是水晶宫殿 云女天仙宝宴 吟赏欲黄昏 风送一声羌管 烟淡 霜淡 月在画楼西畔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第五、六句,但叠韵而不叠句。

又一体 单调三十三字,六句四仄韵、一叠韵《鸣鹤余音》 无名氏

  学道非难非易 怎敢巳而不巳 专下死功夫 悟得长生活计 长生活计 收得精光神气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此词第五、六句作四字一句,即叠上句下四字,与前二体又异。 按,此体见《鸣鹤余音》集,有一段者,有两段者,词极鄙俚,故止采一首以备体。 又按,宋赵长卿词,第四句“目断行云凝伫”,第五、六句“凝伫、凝伫”,即叠第四句韵,与此略同。但“凝伫”叠句,与“如梦”叠句同,故不另列。

又一体 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平韵、一叠韵 吴文英

  秋千争闹粉墙 闲看燕紫莺黄 啼到绿阴处 唤回浪子闲忙 春光 春光 正是拾翠寻芳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词用平韵,宋人惟吴文英一首,无别词可校。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魏 泰

  炎暑尚余八日 火老金柔时节 闻道间生贤 储秀降神崧极 无敌 无敌 当代人偷准的 
  中仄中平仄仄仄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中仄中平平仄平仄平仄中仄平平中仄

  射策当为第一 高跃龙门三级 荣看绿袍新 帝渥必加宠锡 良弼 良弼 真个国家柱石 
  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仄平仄中仄仄平中仄


此词合两段《如梦令》为一阕,有李、刘词可校。李词,前段第一句“久羡庞眉鹤发”,久字仄声,庞字平声;第二句“闻望孔堂烜赫”,烜字、孔字俱仄声;第三句“信得彭乔仙”,信字仄声,彭字平声;第四句“秘受长生真诀”,秘字仄声,长字平声;第七句“吕望师周时节”,吕字仄声,时字平声;后段第一句“才过中秋六日”,才字平声;第二句“对此称觞忻怿”,对字仄声;第四句“金缕轻调莺舌”,金字、轻字、莺字俱平声;末句“九九算犹千百”,上九字仄声,千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历代作品
共358,分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续上)
朱雍 (1首)
李之仪 (1首)
李清照 (3首)
李石 (2首)
毛滂 (1首)
沈端节 (1首)
王之道 (8首)
王沂孙 (1首)
石孝友 (3首)
秦观 (9首)
程垓 (1首)
如梦令(宋·朱雍)

池上数枝开遍。

临水幽香清浅。

楼上欲黄昏,吹彻一声晴管。

零乱。

零乱。

衣上残英都满。


如梦令(宋·李之仪)

题注:一作不见/如梦令,作者:沈蔚

回首芜城旧苑。

还是翠深红浅

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

不见。

不见。

门掩落花庭院


如梦令(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宋·李清照)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

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好个凄凉的我。


如梦令(宋·李清照)
  押宥韵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宋·李石)

桥上水光浮雪。

桥下柳阴遮月。

梦里去寻香,露冷五更时节。

胡蝶。

胡蝶。

飞过闲红千叶。


如梦令(宋·李石)

忆被金尊劝倒。

灯下红香围绕。

别后有谁怜,一任春残莺老。

烦恼。

烦恼。

肠断绿杨芳草。


如梦令(宋·毛滂)

深苑重调弦管。

不觉银台烛短。

相对有金波,天畔杯中都满。

人远。

人远。

醉倚阑干玉冷。


如梦令(宋·沈端节)

雨后轻寒天气。

玉酒中人小醉。

乍报一番秋,晚簟清凉如水。

忺睡。

忺睡。

窗在芭蕉叶底。


如梦令(宋·王之道)

绰约一枝红怨。

疏雨淡烟池馆。

梅子欲黄时,日倚朱阑几遍。

争看。

争看。

人在沈香亭畔。


如梦令(宋·王之道)

叶底芳蕤如缀。

坐对广庭忘味。

娇呆最怜伊,乱糁舞余风袂。

贪喜。

贪喜。

不觉宝钗斜坠。


如梦令(宋·王之道)

一晌凝情无语,手撚梅花何处。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宴桃源/如梦令(宋·王之道)

风急柳花飞骤。

白尽千林万岫。

樵担晚来归,正在栖鸦啼后。

知否。

知否。

语到谢娘诗就。


宴桃源/如梦令(宋·王之道)

水外漫山桃李。

那得个中风味。

一种最怜渠,酒著佳人半醉。

还似。

还似。

惊起午窗春睡。


宴桃源/如梦令(宋·王之道)

遥指汤泉西路。

隐约碧云天暮。

宿鸟择深枝,两两相呼如语。

凝伫。

凝伫。

今夜梦魂何处。


宴桃源/如梦令(宋·王之道)

飞雪舞稀还骤。

高阁下临群岫。

独立遂移时,归去黄昏前后。

知否。

知否。

落笔骚人赋就。


宴桃源/如梦令(宋·王之道)
  押屑韵

黄叶声迟风歇。

龛火夜寒明灭。

残月却多情,来照先生归辙。

清绝。

清绝。

透隙飞霜似雪。


如梦令(宋·王沂孙)

妾似春蚕抽缕。

君似筝弦移柱。

无语结同心,满地落花飞絮。

归去。

归去。

遥指乱云遮处。


如梦令(宋·石孝友)

照水粉梅开尽。

春残峭寒犹甚。

秋气著人衣,斗帐玉儿生晕。

那更。

那更。

帘外月斜风横。


如梦令(宋·石孝友)

折寄陇头春信。

香浅绿柔红嫩。

插向鬓云边,添得几多风韵。

但问。

但问。

管与玉容相称。


如梦令(宋·石孝友)

风猎乱香如扫。

又是粉梅开了。

庭户锁残寒,梦断池塘春草。

情悄。

情悄。

帘外数声啼鸟。


如梦令(宋·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如梦令(宋·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如梦令(宋·秦观)

门外鸦啼杨柳。

春色著人如酒。

睡起熨沈香,玉腕不胜金斗。

消瘦。

消瘦。

还是褪花时候。


如梦令(宋·秦观)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如梦令(宋·秦观)

遥夜沈沈如水。

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

无寐。

门外马嘶人起。


如梦令(宋·秦观)

门外绿荫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风弄一枝花影。


如梦令(宋·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

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

无绪。

帘外五更风雨。


如梦令(宋·秦观)

幽梦匆匆破后。

妆粉乱痕沾袖。

遥想酒醒来,无奈玉销花瘦。

回首。

回首。

绕岸夕阳疏柳。


如梦令(宋·秦观)

楼外残阳红满。

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

肠断。

人共楚天俱远。


如梦令(宋·程垓)

风入藕花翻动。

夜气与香俱纵。

月又带风来,凉意一襟谁共。

情重。

情重。

可惜短宵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