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踏莎行词谱
踏莎行 《金词》注:中吕调;曹冠词,名《喜朝天》;越长卿词,名《柳长春》;《鸣鹤余音》词,名《踏雪行》;曾觌、陈亮词添字者,名《转调踏莎行》。

踏莎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 晏 殊

  细草愁烟 幽花怯露 凭阑总是消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 时时海燕双飞去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带缓罗衣 香残蕙炷 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杨只解惹春风 何曾系得行人住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曾词、陈词之添字、摊破句法、转换宫调,皆变体也。 按,宋、元人填此调者,其字句韵悉同,惟每句平仄小异。如前段第一、二句,黄庭坚词“临水夭桃,倚墙繁李”,临字平声,倚字仄声,繁字平声;第三句,欧阳修词“草熏风暖摇征辔”,草字仄声,风字平声;第四句,欧阳词“离愁渐远渐无穷”,离字平声,渐字仄声;第五句,晏几道词“粉香帘幕阴阴静”,粉字仄声,帘字平声;后段第一、二句,黄词“明日重来,落花如绮”,明字平声,落字仄声,如字平声;第三句,陈尧佐词“画梁轻拂歌尘转”,画字仄声,轻字平声;第四句,晏词“宿妆曾比杏腮红”,宿字仄声,曾字平声;第五句,陈词“主人恩重珠帘卷”,主字仄声,恩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至周密词,后段结句“莫听酒边供奉曲”,平仄独异,此亦偶误,不必从。

又一体 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曾 觌

  翠幄成阴 谁家帘幕 绮罗香拥处 觥筹错 清和将近 奈春寒更薄 高歌看簌簌梁尘落 
  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好景良辰 人生行乐 金杯无奈是 苦相虐 残红飞尽 袅垂杨轻弱 来岁断不负莺花约 
  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中中仄仄平仄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仄仄仄中平仄


此词前后段第三句减去“处”字、“是”字,第四句减去“奈”字、“更”字、“袅”字、“轻”字,结句减去“看”字、“断”字,即《踏莎行》正体也,转调者,摊破句法,添入衬字,转换宫调,自成新声耳。 按,赵彦端“宿雨才收”词,正与此同。前段第二、三句“牡丹将绽,也近寒食”,近字仄声;后段第三句“一月五番价、共欢集”,月字、五字俱仄声,番字平声;第五句“且莫留半滴”,莫字、半字俱仄声;第六句“一百二十五个好生日”,一字、好字俱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陈词。 汲古阁本,前段第三句脱一字,今从《词纬》本订定。

又一体 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陈 亮

  洛浦尘生 巫山梦断 旗亭芳草里 春深浅 梨花落尽 荼縻又绽 天气也似 寻常庭院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向晚晴浓 十分恼乱 水边佳丽地 近前看 娉婷笑语 流觞美满 意思不到 夕阳孤馆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词见《龙川集》,亦名《转调踏莎行》。每段上四句,与曾词同,惟前后段第五句,各减一字异。 宋人精于音律,凡遇旧腔,往往随意增损,自成新声。如元人度曲,或借宋人词调,偷声添字,名为“过曲”者,其源实出于此。
历代作品
共387,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续上)
赵闻礼 (1首)
辛弃疾 (5首)
阮阅 (1首)
陈亮 (2首)
韩淲 (1首)
高观国 (2首)
黄公绍 (1首)
黄庭坚 (2首)
黄机 (1首)
侯善渊 (2首)
刘处玄 (9首)
刘志渊 (3首)
吴存 (1首)
踏莎行(宋·赵闻礼)

照眼菱花,剪情菰叶。

梦云吹散无踪迹。

听郎言语识郎心,当时一点谁消得。

柳暗花明,萤飞月黑。

临窗滴泪研残墨。

合欢带上旧题诗,如今化作相思碧。


踏莎行(宋·辛弃疾)

萱草齐阶,芭蕉弄叶。

乱红点点团香蝶。

过墙一阵海棠风,隔帘几处梨花雪。

愁满芳心,酒潮红颊。

年年此际伤离别。

不妨横管小楼中,夜阑吹断千山月。


踏莎行(宋·辛弃疾)

弄影阑干,吹香岩谷。

枝枝点点黄金粟。

未堪收拾付薰炉,窗前且把离骚读。

奴仆葵花,儿曹金菊。

一秋风露清凉足。

傍边只欠个姮娥,分明身在蟾宫宿。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踏莎行 赋稼轩,集经句。(宋·辛弃疾)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

小人请学樊须稼。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

东西南北之人也。

长沮粲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踏莎行 和赵国兴知录韵(宋·辛弃疾)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

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

为谁书到便幡然?

至今此意无人晓。


踏莎行(宋·阮阅)

驿使初回,新阳才报。

时和倍觉青春早。

华灯和月拥朱轓,花间万点寒星小。

团扇歌清,重裀舞妙。

游人只恐归来悄。

明年亲侍辇舆行,未应肯记濡须好。


转调踏莎行/踏莎行(宋·陈亮)

洛浦尘生,巫山梦断。

旗亭烟草里,春深浅。

梨花落尽,荼又绽。

天气也似,寻常庭院。

向晚情怀,十分恼乱。

水边佳丽地,近前细看。

娉婷笑语,流觞美满。

意思不到,夕阳孤馆。


踏莎行(宋·陈亮)

书册如仇,旧游浑讳。

有怀不断人应异。

千山上去梦魂轻,片帆似下蛮溪水。

已共酒杯,长坚海誓。

见君忽忘花前醉。

从来解事苦无多,不知解到毫芒未。


踏莎行(宋·韩淲)

雨意生凉,云容催暮。

画楼人倚阑干处。

柳边新月已微明,银潢隐隐疏星渡。

今古佳期,漫传牛女。

一杯试与寻新句。

幽怀冷眼是青山,旧欢往恨浑无据。


踏莎行(宋·高观国)

花染烟香,柳摇风翠。

春工写出清明意。

翠湾还趁画船开,粉墙到处骄骢系。

歌唤红裙,酒招青旆。

吟情又许春风醉。

何妨日日烂芳游,今宵先向西城睡。


踏莎行(宋·高观国)

水减堤痕,秋生屐齿。

瘦筇唤起登高意。

翠烟微冷梦凄凉,黄花香晚人憔悴。

怀古风流,悲秋情味。

紫萸劝入旗亭醉。

玉人相见说新愁,可怜又湿西风泪。


踏莎行(宋·黄公绍)

蟾苑萧疏,云岩芳馥。

仙娥寄种来溪曲。

晓烟薰上古龙涎,西风展破黄金粟。

庾岭未梅,陶园休菊。

天教占取清香独。

胆瓶枕畔两三枝,梦回疑在瑶台宿。


踏莎行(宋·黄庭坚)
  押漾韵

画鼓催春,蛮歌走饷。

雨前一焙谁争长。

低株摘尽到高株,株株别是闽溪样。

碾破春风,香凝午帐。

银瓶雪滚翻成浪。

今宵无睡酒醒时,摩围影在秋江上。


踏莎行(宋·黄庭坚)

临水夭桃,倚墙繁李。

长杨风掉青骢尾。

尊中有酒且酬春,更寻何处无愁地。

明日重来,落花如绮。

芭蕉渐展山公启。

欲笺心事寄天公,教人长对花前醉。


踏莎行(宋·黄机)

云树参差,烟芜平远。

沙头只欠飞来雁。

西风方做一分秋,凄凉已觉难消遣。

窗底灯寒,帐前香暖。

回肠偏学车轮转。

剩衾闲枕自无眠,谯门更著梅花怨。


踏莎行(元·侯善渊)

混沌之中,杳冥踪迹。

鸿蒙溟涬初开辟。

洞虚一点太阳星,神风气象恢洪奕。

绰约冰肌,玉岩横碧。

骇天惊地鹤一只。

不惟出入太虚间,京山撞透千重壁。


踏莎行(元·侯善渊)

养气全神,至精坚固。

琅函浊质奚能悟。

心珠跃入太虚中,玉婴神变通玄户。

赶退金乌,趁回玉兔。

凝阳点化升仙去。

清音香送别瑶台,真人醉卧蓬莱务。


踏云行(元·刘处玄)
  押皓韵

子母相逢,自然明道。

出离物彀无生老。

茅斋公竹每为邻,清居幽阒仙家好。

敬信高明,真欢无恼。

各人性命修宜早。

功成行满免轮回,蜕形跨鹤归蓬岛。


踏云行(元·刘处玄)

一别三年,重游此地。

云庵寂阒忘心意。

有时忻则看仙经,自然理达真明异。

真乐希夷,道尊德贵。

俱损无有忘忧喜。

洞天清隐混嚣尘,要登云路先超彼。


踏云行(元·刘处玄)

时辛酉岁仲冬十有二日,经过大原宅清旦门外,忽睹东南彩霞,信笔

遥望东南,彩光分朗。

忽然见了滨州往。

醮缘感应仗高真,昔年曾有刘高尚。

德遍十方,度人无量。

万清万善理明广。

他时归去到蓬莱,无为道妙无虚妄。


踏云行(元·刘处玄)

到处为家,鹑居无恋。

要行便去云游转。

阴阳之外物难拘,长安咫尺真非远。

道乐希夷,死生永免。

亘初一点光如电。

自然照耀晃虚无,命清无缺成修炼。


踏云行(元·刘处玄)

圣道难逢,真修易遇。

自然之理明今古。

死生贩骨几千遭,这番了了无来去。

蓬岛仙乡,亘灵无苦。

朝元路上高真许。

松枯海变永常存,他年万祖离阴府。


踏云行(元·刘处玄)

七十年光,五千二万。

堤防不测无常限。

假躯抛下落黄泉,平生应变时间赞。

顿觉灵峰,真超彼岸。

蜕形归去升云汉。

天元过了去无来,踏莎行者人难赶。


踏云行(元·刘处玄)

儿女金枷,爱情玉杻。

火坑牢狱身如囚。

迷迷到了似春蚕,疾些出离无中守。

昼夜茫茫,乌飞兔走。

浮沤生灭形难久。

速修性命免轮回,完全功行蓬瀛友。


踏云行(元·刘处玄)

乱性糟浆,颐神玉液。

莫迷有有无中觅。

重楼十二望蓬莱,慧眸明处光无极。

真乐陶陶,洞天游历。

道灵今古几人识。

携云信步入丹霄,大罗归去无为职。


踏云行(元·刘处玄)

去岁周亭,今年重到。

光阴似箭催人老。

世空识破好休心,修行下手志宜早。

不肯忘情,将来悔懊。

松峰乐道随缘饱。

无中炼就汞和铅,携云跨鹤归蓬岛。


踏莎行(元·刘志渊)

寂淡忘机,恬然养拙。

些儿妙处人难别。

冥冥杳杳涤神珠,昏昏默默开心月。

万劫云收,一天朗彻。

清明净体如冰雪。

不增不减显圆成,惺惺洒洒无生灭。


踏莎行(元·刘志渊)
  押药韵

动静忘机,聪明不作。

悟来总把尘情削。

心灯挑剔不曾昏,慧光遍照弥寥廓。

常净常清,不耽不着。

一真境上从盘礴。

亦无牛像亦无人,卓然独立摅真乐。


踏莎行 原调作灵寿杖(元·刘志渊)

灵寿一枝,瘦同鹤胫。

肌轻体赤幽人称。

住行坐卧不相离,穿云过水常随定。

豁散迷津,指回斜径。

扶危助险通神圣。

依时搅拨虎龙争,尖挑日月乾坤莹。


踏莎行 春雨连日(元·吴存)

夜溜瓶悬,朝阴墨锁。

一年桃李糊涂过。

欲留晴赏待清明,晴时只恐清明蹉。

倚杖孤吟,焚香默坐。

春衫莫把春泥涴。

凭谁有爪似麻姑,明朝为擘浮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