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南乡子词谱
南乡子 唐教坊曲名。此词有单调、双调。单调者始自欧阳炯词,冯延巳、李珣俱本此添字。双调者始自冯延巳词。《太和正音谱》注:越调。欧阳修本此减字,王之道、黄机、赵长卿,俱本此添字也。

南乡子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 欧阳炯

  画舸停桡  槿花篱外竹横桥 水上游人沙上女  回顾 笑指芭蕉林里住 
  仄仄平平中中中中仄中平中仄中平平中仄平仄中仄中平中仄仄


此词单遍,平仄两韵,与宋人两段全押平韵者异。其可平可仄,即参谱内诸词。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 欧阳炯

  路入南中  桄榔叶暗蓼花红 两岸人家微雨后  收红豆 叶底纤纤抬素手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此与“画舸停桡”词同,惟第四句添一字,欧词六首与此悉同。

又一体 单调二十八字,五句两平韵、三仄韵 冯延巳

  细雨湿秋风  金凤花残满地红 闲蹙黛眉慵不语  情绪 寂寞相思知几许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此与欧阳炯“画舸停桡”词同,惟起句添一字。按,《阳春集》冯词二首悉同。

又一体 单调三十字,六句两平韵、三仄韵 李 珣

  烟漠漠 雨凄凄  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  思乡处 潮退水平春色暮 
  中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中平中平中仄中中仄中仄仄平中仄仄


此亦与欧阳炯“路入南中”词同,惟起作三字两句异。唐人知音律,类能添字,此即宋词衬字所自出也。按,《花间集》李词十首,其第一句,或作“拢云髻”;其第四句,或作“迴塘深处遥相见”,或作“带香游女偎伴笑”,或作“春酒香熟鲈鱼美”,或作“绿鬟红脸谁家女”;其第五句,或作“争窈窕”,或作“送春浦”;结句,或作“缓唱棹歌极浦去”。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又一体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欧阳修

  翠密红繁 水国凉生未是寒 雨打荷花珠不定 轻翻 冷泼鸳鸯锦翅斑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尽日凭栏 弄蕊拈花仔细看 偷得褭蹄新铸样 无端 藏在红房粉艳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此即欧阳炯“画舸停桡”词体,再加一叠,惟第四、五句仍用平韵耳。按,欧集三词悉同。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 芳草年年与恨长 回首凤楼无限事 茫茫 鸾镜鸳衾两断肠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魂梦任悠扬 睡起杨花满绣床 薄幸不来门半掩 斜阳 负你残春泪几行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即“细雨湿秋风”词体,再加一叠,只第四、五句仍用平韵耳。宋元人俱如此填。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王之道

  天际彩虹垂 风起痴云快一吹 原隰畇畇 春水更弥弥 布谷声从野鸟知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初霁卷帘时 巷陌泥融燕子飞 午醉醒来 红日欲平西 一碗新茶乳面肥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即“细雨湿流光”词体,惟前后段第三、四句作四字一句、五字一句异。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 黄 机

  帘幕閟深沉 灯暗香销夜正深 花落画屏 檐鸣细雨 岑岑 滴破相思万里心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晓色未平分 翠被寒生不自禁 待得梦成 翻多恶况 堪颦 飞雁新来也误人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 赵长卿

  楚楚窄衣裳 腰身占却 多少风光 共说春来春去事 凄凉 懒对菱花晕晓妆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闲立近红芳 游蜂戏蝶 误采真香 何事不归巫峡去 思量 故到人间恼客肠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亦“细雨湿流光”词体,惟前后段第二句添一字,作四字两句异。
历代作品
共361,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续上)
谢应芳 (1首)
谭处端 (2首)
赵雍 (1首)
魏初 (1首)
倪瓒 (1首)
元好问 (7首)
刘因 (2首)
刘秉忠 (8首)
卢挚 (1首)
姚燧 (3首)
宋褧 (3首)
张翥 (2首)
南乡子 过王景逸溪居(元·谢应芳)
  押虞韵

四野接平芜。

一曲清溪似画图。

燕子日长溪馆静,菰蒲。

风洒轩窗暑气无。

林叟话樵苏。

相送东桥日已晡。

啼鸟不知人禁酒,葫芦。

教我提来那处沽。


南乡子(元·谭处端)
  押尤韵

物物不追求。

免有人前宠辱忧。

世路巧机齐放下,休休。

顺著人情不自由。

最好把身囚。

落魄随缘云水游。

乞食存心消旧孽,修修。

譬似无常限到头。


南乡子 原误作行香子(元·谭处端)

交泰一声雷。

迸出灵光万道辉。

尤遇迅雷重脱壳,幽微。

射出金光透顶飞。

一性赴瑶池,得与丹阳相从随。

显现长真真妙理,无为。

出涌阳神独自归。


南乡子(元·赵雍)
  押尤韵

别久渐生愁。

知为音书苦未收。

此际多情应盼我,凝眸。

带得啼痕上小楼。

举止忒风流。

只在城南绿水头。

咫尺蓝桥重欲见,无由。

两地相思甚日休。


南乡子 赠友人(元·魏初)

一别五云城。

惭愧朝阳有凤鸣。

奔走几年成潦倒,堪惊。

底事能传万古名。

犹记少年行。

可惯清樽独自倾。

昨日东冈欢笑处,谁醒。

吸尽人间竹叶清。


南乡子 东林桥雨篷梦归(元·倪瓒)

篷上雨潺潺。

篷底幽人梦故山。

涧户林扉元不闭,萧闲。

只有飞云可往还。

波冷玉珊珊。

一壑松风引佩环。

咏得池塘春草句,更阑。

行尽千峰半霎间。


南乡子(元·元好问)
  押尤韵

烟草人西州。

暮雨千山独倚楼。

不似秦东亭上饮,风流。

翠袖春风两玉舟。

事去重回头。

却是多情不自由。

为向河阳桃李道,休休。

青鬓能堪几度愁。


南乡子(元·元好问)
  押青韵

梅雪弄芳馨。

线日迎长□□蓂。

争看琴堂称贺处,娉婷。

满捧霞觞灿鲤庭。

鹤算更龟龄。

八十仙翁醉复醒。

好倩洛阳驰誉手,丹青。

画与人间作寿星。


南乡子(元·元好问)
  押阳韵

一雨浣年芳。

燕燕莺莺满洛阳。

梨雪渐空桃李过,风光。

恰到风流睡海棠。

何处最难忘。

杨柳高楼近苑墙。

唤取分司狂御史,何妨。

暂醉佳人锦瑟傍。


南乡子(元·元好问)
  押阳韵

风雨送春忙,烂醉花时得几场。

枝上桃花吹尽也,残芳。

一片春风一片香。

少日为花狂,老去逢春只自伤。

回首十年欢笑处,难忘。

一曲悲歌泪数行。


南乡子(元·元好问)

少日负虚名。

问舍求田意未平。

南去北来今老矣,何成。

一线微官误半生。

孤影伴残灯。

万里灯前骨肉情。

短发抓来看欲尽,天明。

能是青青得几茎。


南乡子(元·元好问)
  押先韵

幽意曲中传。

总是才情得处偏。

唱到断肠声欲断,还连。

一串骊珠个个圆。

画扇绮罗筵。

韩马风流在眼前。

坐上有人持酒听,凄然。

梦里梁园又一年。


南乡子(元·元好问)
  押尤韵

衰思怯登楼。

百感中来不自由。

天意时情谁解得,悠悠。

一片黄云画角秋。

汾水绕城流。

流尽朱颜到白头。

万事且休论一醉,都休。

前日黄花蝶已愁。


南乡子(元·刘因)

题外舅郭氏留耕堂壁上(舅原误作曰,兹从百家词本静修词改。四印斋本及疆村业书本樵庵词,舅误作甥)

方寸足留耕。

大胜良田万顷平。

阴理不随陵谷变,分明。

霜落西山满意青。

千载董生行。

鸡犬升平画不成。

终日相看天与我,高情。

身外浮云自古轻。


南乡子 张彦通寿(元·刘因)

窗下络车声。

窗外儿童课六经。

自种墙东新菜荚,青青。

随分杯盘老幼情。

千古董生行。

鸡犬升平画不成。

应笑刘家刘老子,无能。

纵饮狂歌不治生。


南乡子(元·刘秉忠)
  押尤韵

檀板称歌喉。

唱到消魂韵转幽。

便觉丝簧难比似,风流。

一串骊珠不断头。

惟酒可忘忧。

况复卢家有莫愁。

醉倒不知天早晚,云收。

花影侵窗月满楼。


南乡子(元·刘秉忠)
  押麻韵

游子绕天涯。

才离蛮烟又塞沙。

岁岁年年寒食里,无家。

尚惜飘零看落花。

闲客卧烟霞。

应笑劳生鬓早华。

惊破石泉槐火梦,啼鸦。

扫地焚香自煮茶。


南乡子(元·刘秉忠)
  押尤韵

憔悴寄西州。

赋得登楼懒上楼。

魂梦不知关塞远,悠悠。

疏雨梧桐客里秋。

往事起新愁。

九曲回肠不自由。

见说世间离别苦,休休。

一夜相思了白头。


南乡子(元·刘秉忠)

夜户喜凉飙。

秋入关山暑气消。

句引客情缘底物,鹪鹩。

落日凄清叫树梢。

古寺漏长宵。

一点青灯照寂寥。

暮雨夜深犹未住,芭蕉。

残叶萧疏不柰敲。


南乡子(元·刘秉忠)

李杜放诗豪。

万丈晴虹吸海涛。

六义不传风雅变,离骚。

金玉无言价自高。

春日对春醪。

短咏长歌慰寂寥。

幽鸟落来花里悟,从教。

彩凤飘飘上九霄。


南乡子(元·刘秉忠)

南北短长亭。

行路无情客有情。

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

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

夜夜看书夜夜明。

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

时作西风散雨声。


南乡子(元·刘秉忠)
  押阳韵

翠袖捧离觞。

济楚儿郎窈窕娘。

别曲一声双泪落,悲凉。

纵不关情也断肠。

今古利名忙。

谁信长安道路长。

昔日去家年正少,还乡。

故国惊嗟两鬓霜。


南乡子(元·刘秉忠)
  押庚韵

季子解纵横。

六印累累拜上卿。

凤鸟不来人渐老,谋生。

二顷田园也易成。

尊酒醉渊明。

菊有幽香竹有声。

吹破北窗千古梦,风清。

小鸟喧啾噪晓晴。


南乡子(元·卢挚)

寄广东肃政使者钦公,兼赠别赵景山知事

岭峤荔枝新。

前岁曾逢旧使君。

下足扶胥江上雨,南薰。

吹散蛮烟瘴海云。

去去幕中宾。

恰及梅开寂寞滨。

载酒随车应共赏,殷勤。

要识寒花别有春。


南乡子(元·姚燧)
  押麻韵

日觉鬓霜加。

欲对清尊恋物华。

离别纷纷长眩眼,生花。

易散难搏掌上沙。

蓬意不依麻。

未必移居汉水涯。

前日曾于遗集序,张夸。

素范清风有几家。


南乡子 次冯雪崖韵二首(元·姚燧)
  押麻韵

荆宪品皆加。

才罢还除世共华。

恨杀岘山山下路,梅花。

谁醉双瓶玉照沙。

涂水听宣麻。

行脚阳春起未涯。

君去莫嗟风土异,堪夸。

君祖乡邻我祖家。


南乡子 游洪山寺(元·姚燧)
  押删韵

良月大洪山。

枫叶青青柏叶殷。

一树桃花修竹里,天悭。

连见春风一岁闲。

争挽插云鬟。

日暮金鞍未拟还。

偏与歌姝相映照,朱颜。

应笑诗人两鬓斑。


南乡子(元·宋褧)
  押阳韵

至元六年九月十四日,李重山宪副寿日。是日,适台使赉玺书,奖谕风宪至山南,遂大宴合乐。重山号梅庭主人,所居官舍,即旧水犀亭,久扁香宇。

桂宇散秋香。

咫尺梅庭十月阳。

红叶黄花风致好,华堂。

不比寻常进寿觞。

褒诏灿龙光。

百丈苍官□丈霜。

信是天恩宽似海,徜徉。

就趁笙歌入醉乡。


南乡子(元·宋褧)

二月二十八日君美弄第二雏,仍(仍原缺,据旧销本补)前例名之曰凌云,赋此以赠

头玉太硗硗。

江夏无双世胄遥。

好是三生仙骨重,丛霄。

曾侍玄君绛节朝。

咫尺趁扶摇。

直上鹏程挹斗杓。

他日挥毫能作赋,飘飘。

学取成都驷马桥。


南乡子 观云(元·宋褧)

绀碧峙晴空。

态度分明巧不同。

櫑具神君三四辈,乘龙。

冠佩翱翔赴紫宫。

楼观远玲珑。

舞凤蹲猊刻镂工。

一笑斜川痴老子,奇峰。

便入南窗诗句中。


南乡子(元·张翥)
  押庚韵

秋日湖上,赏水芙蓉

秋色照波明。

夹岸芙蓉似锦城。

罨画楼台红粉面,轻盈。

未许黄徐写得成。

一舸载杨琼。

共醉花前玉笛声。

犹记青鸾和月跨,三生。

我是仙家石曼卿。


南乡子(元·张翥)

驿夫夜唱孤雁,隔舫听之,令人凄然

野唱自凄凉。

一曲孤鸿欲断肠。

恰似竹枝哀怨处,潇湘。

月冷云昏觅断行。

离思楚天长。

风闪青灯雨打窗。

惊起小红楼上梦,悠扬。

只在佳人锦瑟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