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忆江南词谱
忆江南 宋王灼《碧鸡漫志》:此曲自唐至今,皆南吕宫,字句皆同,止是今曲两段,盖近世曲子,无单遍者。按,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此词乃李德裕为谢秋娘作,故名《谢秋娘》,因白居易词更今名。又名《江南好》。又因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名《春去也》。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名《望江南》。皇甫松词,有“闲梦江南梅熟日”句,名《梦江南》。又名《梦江口》。李煜词名《望江梅》。此皆唐词单调。至宋词始为双调。王安中词,有“安阳好,曲水似山阴”句,名《安阳好》。张滋词,有“飞梦去,闲到玉京游”句,名《梦仙游》。蔡真人词,有“铿铁板,闲引步虚声”句,名《步虚声》。宋自逊词,名《壶山好》。丘第春词,名《望蓬莱》。《太平乐府》名《归塞北》,注大石调。

忆江南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按,温庭筠词:“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正与此同,平仄参之。

又一体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欧阳修

  江南蝶 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曾傅粉 心如韩寿爱偷香 天赋与轻狂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微雨过 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苑 又随飞絮过东墙 长是为花忙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此即单调词加一叠,其可平可仄,与单调词同。按,《啸余谱》录李煜作,本单调词两首,故前后段各韵。且双调始自宋人,从无用两韵者,即《海山记》伪托隋词八阕,亦前后一韵,不可不辨。

又一体 双调五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两平韵 冯延巳

  去岁迎春楼上月  正是西窗 夜凉时节 玉人贪睡坠钗云  粉销妆薄见天真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人非风月长依旧   破镜尘筝 一梦经年瘦 今宵帘幕飏花阴   空余枕泪独伤心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按,《阳春集》冯词二首,前后段俱两平两仄四换韵,实与唐宋《忆江南》本调不同,因调名同,故为类列。
历代作品
共312,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续上)
朱敦儒 (1首)
杨无咎 (1首)
欧阳修 (2首)
汪元量 (1首)
王安石 (4首)
程垓 (1首)
苏轼 (2首)
范成大 (6首)
蔡伸 (1首)
谢逸 (1首)
赵师侠 (1首)
韩琦 (2首)
黄公绍 (1首)
刘处玄 (6首)
刘志渊 (2首)
望江南/忆江南(宋·朱敦儒)
  押阳韵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

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

枕上是仙乡。

浮世事,能有几多长。

白日明朝依旧在,黄花非晚是重阳。

不用苦思量。


望江南/忆江南(宋·杨无咎)

钟陵好,佳节庆元正。

瑞色潜将春共到,台星遥映月初升。

贤帅为时生。

人意乐,天宇亦清明。

淡薄眉腮娇倚暖,依微柳眼喜窥晴。

和气满江城。


望江南/忆江南(宋·欧阳修)
  押尤韵

江南柳,花柳两相柔。

花片落时粘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

各自是风流。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

长是照离愁。


望江南/忆江南(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

长是为花忙。


望江南/忆江南(宋·汪元量)
  押麻韵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

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和泪拈琵琶。


望江南/忆江南(宋·王安石)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

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

了法更无疑。


望江南/忆江南(宋·王安石)
  押支韵

归依佛,弹指越三祗。

愿我速登无上觉,还如佛坐道场时。

能智又能悲。


望江南/忆江南(宋·王安石)
  押支韵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普愿众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

三宝共住持。


望江南/忆江南(宋·王安石)

归依众,梵行四威仪。

愿我遍游诸佛土。

十方贤圣不相离。

永灭世间痴。


望江南/忆江南(宋·程垓)
  押尤韵

篷上雨,篷底有人愁。

身在汉江东畔去,不知家在锦江头。

烟水两悠悠。

吾老矣,心事几时休。

沈水熨香年似日,薄云垂帐夏如秋。

安得小书舟。


望江南 超然台作(宋·苏轼)
  押麻韵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忆江南(宋·苏轼)
  押庚韵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

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

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

春色属芜菁。


忆江南(宋·范成大)
  押庚韵

钧天奏,流韵满空明。

琪树玲珑珠网碎,仙风吹作步虚声。

相和八鸾鸣。


忆江南(宋·范成大)

流铃响,龙驭籋云来。

夹道骞华龙彩仗,红云扶辂辗天街。

迎驾鹤毰毸。


忆江南(宋·范成大)
  押东韵

珠霄境,却似化人宫。

梵气弥罗融万象,玉楼十二倚清空。

一片宝光中。


忆江南(宋·范成大)

浮黎路,依约太微间。

雪色宝阶千万丈,人间遥作白虹看。

幢节度高寒。


忆江南(宋·范成大)
  押先韵

楼阑外,辇道插非烟。

闲上郁萧台上看,空歌来自始青天。

扬袂揖飞仙。


忆江南(宋·范成大)
  押青韵

罡风起,背负玉虚廷。

九素烟中寒一色,扶阑四面是青冥。

环拱万珠星。


望江南/忆江南(宋·蔡伸)

花落尽,寂寞委残红。

蝶帐梦回空晓月,凤楼人去谩东风。

春事已成空。

闲伫立,□□水溶溶。

云锁乱山横惨淡,烟笼绿树晚溟濛。

却在泪痕中。


望江南/忆江南(宋·谢逸)
  押麻韵

临川好,柳岸转平沙。

门外澄江丞相宅,坛前乔木列仙家。

春到满城花。

行乐处,舞袖卷轻纱。

谩摘青梅尝煮酒,旋煎白雪试新茶。

明月上檐牙。


江南好/忆江南(宋·赵师侠)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

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

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

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

休与俗人言。


安阳好/忆江南(宋·韩琦)
  押尤韵

安阳好,形势魏西州。

曼衍山川环故国,升平歌吹沸高楼。

和气镇飞浮。

笼画陌,乔木几春秋。

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

风物更清幽。


望江南/忆江南(宋·韩琦)
  押麻韵

维杨好,灵宇有琼花。

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名玉破香葩。

芳艳信难加。

如雪貌,绰约最堪夸。

疑是八仙乘皓月,羽衣摇曳上云车。

来会列仙家。


望江南/忆江南(宋·黄公绍)
  押歌韵

思晴好,去上竹山窠。

自古常言光霁好,如今却恨雨声多。

奈此坐愁何。


望蓬莱(元·刘处玄)
  押歌韵

修行好,应化学斋科。

旦望焚香参礼圣,书闲夜静众吟哦。

智慧性明多。

无为理,万法弗能过。

外行内功真了了,炼成铅汞出娑婆。

得道免阎罗。


望蓬莱(元·刘处玄)
  押萧韵

会首到,太守便相邀。

请至藏春堂里坐,恁时早晚旦清朝。

真福道能消。

欲近醮,速去似风飘。

道士灵鹧分一半,小师同到应焚烧。

贤圣在丹霄。


望蓬莱(元·刘处玄)

清河喜,道录是高功。

已在道门三十载,秦台辛酉又相逢。

顺化善缘从。

他年去,升入大罗中。

体挂六铢朝至圣,这回永住九阳宫。

要到便乘风。


望蓬莱(元·刘处玄)
  押萧韵

周亭去,庄里又相邀。

道念常如相见悟,天元觉了死生超。

万业顿明消。

洪禧至,宝鉴显彰昭。

三界十方明彻了,倒颠水向火中烧。

得道未逍遥。


望蓬莱(元·刘处玄)

形如鹤,性耀似孤云。

自在空中无挂碍,来来去去意无尘。

世外乐天真。

大成拜,三教理超群。

结就丹阳蓬岛去,仙乡别有洞天春。

道象古今新。


望蓬莱(元·刘处玄)

近中寿,意望百年期。

万事转头都一梦,两般罪福紧相随。

念道圣贤知。

性命达,今古世间稀。

了了不生真不灭,自然结就坎和离。

休觅上天梯。


望蓬莱(元·刘志渊)
  押豪韵

涉尘客,念念苦贪饕。

挂壁飞猱心纵乐,战风劣马意徒劳。

熟境恣煎熬。

甘执苦,心事冗如毛。

争似劈摧情扰扰,且甜耕道乐陶陶。

生死路能逃。


望蓬莱(元·刘志渊)
  押阳韵

修真客,守弱志须刚。

金鼎满添留命药,玉炉频爇洞真香。

心境总清凉。

通玄妙,独据法中王。

诸魅群魔俱炉灭,三阳九气用兵强。

触处露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