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醉花阴词谱
醉花阴 《中原音韵》注:黄钟宫;《太平乐府》注:中吕宫。

醉花阴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 毛 滂

  檀板一声莺起速 山影穿疏木 人在翠阴中 欲觅残春 春在屏风曲 
  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劝君对客杯须覆 灯照瀛洲绿 西去玉堂深 魄冷魂清 独引金莲烛 
  仄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此调只有此体,诸家所填,多与之合,但平仄不同,句法间有小异耳。如前段起句,杨无咎词“淋漓尽日黄梅雨”,舒亶词“粉轻一捻和香聚”,辛弃疾词“黄花漫说年年好”,张元幹词“红萸紫菊开还早”,沈会宗词“微含清雾真珠滴”,平仄俱与此词异。又,前后段第二句,舒亶词“正千山云尽”、“更玉钗斜衬”,与别首之“教露华休妒”、“指广寒归去”,沈会宗词之“怯晓寒脉脉”、“有动人标格”,俱作上一下四句法,亦与此词异。 按,此词换头句,“客”字疑韵,如杨无咎词之“扑人飞絮浑无数”,李清照词之“东篱把酒黄昏后”,絮字、酒字俱韵,此即《乐府指迷》所谓藏短韵于句内者,然宋词如此者亦少。 舒亶词,前段第三句“冷对酒尊傍”,冷字仄声;第四句“无语含情”,无字平声;结句“别是江南信”,别字仄声;后段第三句“去后又明年”,去字仄声;第四句“人在江南”,人字平声;结句“羞上潘郎鬓”,羞字平声。谱内据之,若前后段第一、二句,可平可仄,详见辨体,故不复注。
历代作品
共41,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续上)
辛弃疾 (1首)
陈亮 (2首)
王哲 (4首)
元好问 (1首)
文廷式 (1首)
近现代
茅于美 (1首)
醉花阴(宋·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

也趁秋光老。

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多少。

家住三山岛。

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人世因缘了。


醉花阴(宋·陈亮)

峻极云端潇洒寺。

赋我登高意。

好景属清游,玉友黄花,谩续龙山事。

秋风满座芝兰媚。

杯酒随宜醉。

行乐任天真,一笑和同,休问无携妓。


醉花阴(宋·陈亮)

姓名未勒慈恩寺。

谁作山林意。

杯酒且同欢,不许时人,轻料吾曹事。

可怜风月于人媚。

那对花前醉。

珍重主人情,闻说当年,宴出红妆妓。


醉花阴(元·王哲)

坑休显貌。

脉婴儿,喂饲长令饱。

定真元诚傻俏。

似清风,明月玄中妙。

如麑若豹。

勺归期,见地谁堪□。

吐桃花香杳袅。

内珍珠,全得三光照。


醉花阴(元·王哲)

听闻阐户。

灭虫亡,炉灶堪安固。

粹常纯空外觑。

彻清清,寂静无思虑。

频忘按住。

结金丹,透入明堂所。

斧长施钢剑锋,荐真元,直趁蓬莱路。


醉花阴(元·王哲)

人谈焰助。

与泉源,交结相同怙。

木真元牢锁住。

掌扶持,精气长坚固。

中甜上素。

小婴儿,姹女频看觑。

外空边诚雅趣。

入祥云,便得神仙做。


醉花阴(元·王哲)

静青黄烛。

灭烟消,白黑红光旭。

转灵丹令沐浴。

口长生,五彩从前簇。

宗评法箓。

写金书,拯救灾回福。

及归依功行足。

现金丹,衮出昆山玉。


醉花阴(元·元好问)

候馆青灯淡相对。

夜迢迢无奈。

掩泪惜分飞,好梦空回,留得闲愁在。

同心易绾双罗带。

只连环难解。

且莫望归鞍,尽眼西山,人更西山外。


醉花阴 吴淞道中重九(清·文廷式)

雨入寒潮愁思悄。

客里重阳早。

消息误黄花,采采江蓠,终不盈襟抱。

空濛草树吴江道。

也觉秋阴好。

去路忽沈吟,一舸飘然,可信鸱夷老。


醉花阴(近现代·茅于美)

恨雨凄风愁不尽,底识兰芽嫩。

时计苦相催,绣阁芸窗,未许闲情分。

回肠空有香纹印,抵死萦方寸。

篆字袅烟长,肯惜清温,廉外寒成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