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西江月词谱
西江月 唐教坊曲名。《乐章集》注:中吕宫。欧阳炯词,有“两岸苹香暗起”句,名《白苹香》;程珌词,名《步虚词》;王行词,名《江月令》。

西江月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柳 永

  凤额绣帘高卷 兽钚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梢 春睡恹恹难觉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好梦枉随飞絮 闲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 又是韶光过了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此调始于南唐欧阳炯,前后段两起句,俱叶仄韵,自宋苏轼、辛弃疾外,填者绝少,故此词必以柳词为正体。沈伯时《乐府指迷》云:《西江月》第二句平声韵,第四句就平声切去押仄韵,如平声押“东”字,仄声须押“董、冻”字韵,不可随意押入他韵。其说正与柳词体合。若吴词之两段各韵,欧词之添字,赵词之不叶韵,皆变体也。 前段第四句,晏几道词“晓镜心情更懒”,更字仄声;后段第三句,司马光词“笙歌散后酒微醒”,笙字平声;末句,欧阳炯词“犹占凤楼春色”,凤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之,余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 苏 轼

  点点楼头细雨 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 今日凄凉南浦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莫恨黄花未吐 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 俯仰人间今古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此词两起句俱叶仄韵,欧阳炯“水上鸳鸯”词、辛弃疾“贪数明朝”词,即此体也,其可平可仄,与柳词同,故不复注。 按,欧阳韵,以“力、色”叶“衣、眉、期、枝”,盖遵古韵“陌、锡、职”通“寘、未”,以四支无入声也,不若苏词韵之“虞、麌、遇”本部三声者为合法,故采苏词为谱。

又一体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吴文英

  枝袅一痕雪在 叶藏几豆春浓 玉奴最晚嫁春风 来结梨花幽梦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香力添熏罗被 瘦肌犹怯冰绡  绿阴青子老溪桥 羞见东邻娇小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此与柳词同,惟前后段各韵异。周紫芝“池面风翻”词,正与之合。

又一体 双调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 欧阳炯

  月映长江秋水  分明冷浸星河  浅沙汀上白云多 雪散几丛芦苇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扁舟倒映寒潭里  烟光远罩轻波  笛声何处响渔歌 两岸苹香暗起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此见《尊前集》,换头句较“水上鸳鸯”词多一字,但此词押韵,又与诸家不同。按,古韵从无“五歌”通“四寘”之例,此盖以“苇、起”押“水、里”,“多、歌”押“河、波”也。唐人有间押之法,采以备体。

又一体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赵以仁

  夜半沙痕依约 雨余天气溟蒙 起行微月遍池东 水影浮花 花影动帘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量减难追醉白 恨长莫尽题红 雁声能到画楼中 也要玉人 知道有秋风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两结句,不叶仄韵,又各添三字,作九字句,见周密《绝妙好词》选本。宋、元人无填此者,采之以备一体。
历代作品
共731,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续上)
翁元龙 (2首)
苏轼 (15首)
范成大 (3首)
葛立方 (1首)
蔡伸 (1首)
谢逸 (9首)
西江月(宋·翁元龙)

画阁换黏春贴,宝筝抛学银钩。

东风轻滑玉钗流。织就燕纹莺绣。

隔帐灯花微笑,倚窗云叶低收。

双鸳刺罢底尖头。剔雪闲寻豆蔻。


西江月(宋·翁元龙)

山色低衔小苑,春云暗宿空庭。

秋千无月冷双绳。闲却画栏人静。

一夜海棠如梦,半窗银烛多情。

好花留不到清明。日日阴晴无定。


西江月(宋·苏轼)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西江月(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宋·苏轼)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

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

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西江月(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攲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西江月(宋·苏轼)

碧雾轻笼两凤,寒烟淡拂双鸦。

为谁流睇不归家。错认门前过马。

有意偷回笑眼,无言强整衣纱。

刘郎一见武陵花。从此春心荡也。


西江月(宋·苏轼)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

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

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

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


西江月(宋·苏轼)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裛香泉。

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

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西江月 平山堂(宋·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 再用前韵戏曹子方(宋·苏轼)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诗句名通。

凭将草木记吴风。继取相如云梦。

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

知君却是为情秾。怕见此花撩动。


西江月 坐客见和复次韵(宋·苏轼)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

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

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

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西江月 茶词(宋·苏轼)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

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西江月 送别(宋·苏轼)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

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

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


西江月 送钱待制(宋·苏轼)

莫叹平原落落,且应去鲁迟迟。

与君各记少年时。须信人生如寄。

白发千茎相送,深杯百罚休辞。

拍浮何用酒为池。我已为君德醉。


西江月 真觉赏瑞香二首 其一(宋·苏轼)

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

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

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鞓红。

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


西江月 梅花(宋·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宋·范成大)

樱笋园林绿暗,槐榆院落清和,年年高会引笙歌,戏彩人随燕贺。

一笑难逢身健,十分休惜颜酡。

还将瓜枣送金荷,遍照金章满座。


西江月(宋·范成大)

北客开眉乐岁,东君著意华年。

遮风藏雨晚云天。应怕杏梢红浅。

不惜灯前放夜,从教雪后留寒。

水晶帘箔万花钿。听彻南楼晓箭。


西江月(宋·范成大)

十月谁云春小,一年两见风娇。

云英此夕度蓝桥。人意花枝都好。

百媚朝天淡粉,六铢步月生绡。

人间霜叶满庭皋,别有东风不老。


西江月(宋·葛立方)

风送丹枫卷地,霜乾枯苇鸣溪。

兽炉重展向深闺。红入麒麟方炽。

翠箔底垂银蒜,罗帏小钉金泥。

笙歌送我玉东西。谁管摇花舞砌。


西江月(宋·蔡伸)

翡翠蒙金衫子,缕尘如意冠儿。

持杯轻按遏云词。别是出尘风味。

莫羡双星旧约,愿谐明月佳期。

凭肩密语两心知。一棹五湖烟水。


西江月(宋·谢逸)

密雪未知肤白,夜寒已觉香清。

振芳堂下月盈庭。踏碎横斜疏影。

且醉杯中绿蚁,休辞笛里清声。

东君催促子青青。滋味要调金鼎。


西江月(宋·谢逸)

落寞寒香满院,扶疏清影侵门。

雪消平野晚烟昏。睡起懒匀檀粉。

皎皎风前玉树,盈盈月下冰魂。

南枝春信夜来温。便觉肌肤瘦损。


西江月(宋·谢逸)

青锦缠条配剑,紫丝络辔飞骢。

入关意气喜生风。年少胸吞云梦。

金阙日高露泣,东华尘软香红。

争看荀氏第三龙。春暖桃花浪涌。


西江月(宋·谢逸)

宝柱横云雁影,朱弦隔叶莺声。

风生玉脂晚寒清。官样轻黄袖冷。

饮罢尚留余意,曲终自有深情。

归来江上数峰青。梅水横斜夜永。


西江月(宋·谢逸)

木末谁攀新萼,雪消自种前庭。

莫嫌开过尚盈盈。似待诗人醉咏。

霜后最添妍丽,风中更觉娉婷。

影摇溪水一湾清。妆罢晓临鸾境。


西江月(宋·谢逸)

花额上堆翠葆,远山横处星眸。

绛宫深锁暮云浮。月破黄昏时候。

谁谓霞衣玉简,便孤彩凤秦楼。

桃源不禁昔人游。曾是刘郎邂逅。


西江月(宋·谢逸)

窄袖浅笼温玉,修眉淡扫遥岑。

行时云雾绕衣襟。步步莲生宫锦。

菊与秋烟共晚,酒随人意俱深。

尊前有客动琴心。醉后清狂不禁。


西江月(宋·谢逸)

滴滴金盘露冷,萧萧玉宇风清。

长庚入梦晓窗明。淡月微云耿耿。

松竹五峰秋色,笙歌三市欢声。

华堂开宴拥娉婷。天上人间共庆。


西江月(宋·谢逸)

晓艳最便清露,晚红偏怯斜阳。

移根栽近菊花傍。蜀锦翻成新样。

坐客联挥玉麈,歌词细琢琼章。

从今故事记溪堂。岁岁携壶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