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谒金门词谱
谒金门 唐教坊曲名。元高拭词注:商调。宋杨湜《古今词话》,因韦庄词起句,名《空相忆》。张辑词,有“无风花自落”句,名《花自落》;又有“楼外垂杨如此碧”句,名《垂杨碧》。李清照词,有“杨花落”句,名《杨花落》。李石名《出塞》。韩淲词,有“东风吹酒面”句,名《东风吹酒面》;又有“不怕醉,记取吟边滋味”句,名《不怕醉》;又有“人已醉,溪北溪南春意,击鼓吹萧花落未”句,名《醉花春》;又有“春尚早,春入湖山渐好”句,名《春早湖山》。

谒金门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韦 庄

  空相忆 无计得传消息 天上嫦娥人不识 寄书何处觅 
  中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中平中仄

  新睡觉来无力 不忍看伊书迹 满院落花春寂寂 断肠芳草碧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中平中仄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孙词、周词之摊破句法,程词之添字,皆变格也。 前段起句,阎选词“美人浴”,美字仄声。第二句,袁去华词“开了酴縻一半”,酴字平声,一字仄声。第四句,苏庠词“茅屋疏疏雨”,屋字仄声,下疏字平声。换头句,魏承班词“雁去音徽断绝”,断字仄声。第二句,吴文英词“锦瑟华年一箭”,华字平声,一字仄声。第四句,苏庠词“柳浪迷烟渚”,浪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孙光宪

  留不得 留得也应无益 白纻春衫如雪色 扬州初去日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轻别离 甘抛掷 江上满帆风疾 却羡彩鸳三十六 孤鸾还一只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此词换头作三字两句,余悉同韦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周必大

  梅乍吐 趁宴席 香风度 人与此花俱独步 风流天付与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好在青云岐路 愿共作 和羹侣 归访赤松辞万户 莺花犹是主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此词前后段第二句俱六字折腰,余与韦词同。

又一体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程 过

  江上路 依约数家烟树 一枕归心村店暮 更乱山深处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梦过江南芳草渡 晓色又催人去 愁似游丝千万缕 倩东风约住 
  中中中中平中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此亦韦词体,惟换头句七字,前后两结俱作上一下四句法异。 《能改斋漫录》有王安石词,后段第一句“红笺寄与添烦恼”,红字、笺字、烦字俱平声,寄字、与字俱仄声。
历代作品
共256,分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续上)
朱敦儒 (1首)
朱淑真 (1首)
朱雍 (1首)
李石 (1首)
李莱老 (1首)
毛滂 (1首)
汪莘 (1首)
沈端节 (3首)
洪瑹 (1首)
王之道 (1首)
王千秋 (1首)
王安石 (1首)
王庭圭 (1首)
石孝友 (4首)
程垓 (7首)
程珌 (1首)
翁元龙 (1首)
苏庠 (1首)
苏轼 (3首)
谒金门(宋·朱敦儒)

春怎恋。楼外绿催红殿。

短袖迎风愁半卷。手寒无处暖。

目断蓬莱宫殿。引去谁怜谁怨。

相见不如青翅燕。举头长安远。


谒金门 春半(宋·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十二栏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

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谒金门(宋·朱雍)

春太早。十二玉楼初晓。

半额试妆深院悄。相逢何草草。

临水幽香缥缈。彷佛淡妆窥照。

恰值日边人未到。纷纷萦古道。


出塞/谒金门(宋·李石)

花树树。吹碎胭脂红雨。

将谓郎来推绣户。暖风摇竹坞。

睡起栏干凝伫。漠漠红楼飞絮。

划踏袜儿垂手处。隔溪莺对语。


谒金门(宋·李莱老)

春意态。闲却远山横黛。

香径莓苔嗟粉坏。凤靴双斗彩。

折得花枝懒戴。犹恋鸳鸯飞盖。

旧恨新愁都只在。东风吹柳带。


谒金门(宋·毛滂)

灯雾里。老去昔游不记。

月似旧时人不似。小楼何处是。

归卧晚香翠被。玉酒著人小醉。

欲睡先来都不睡。此情那恁地。


谒金门(宋·汪莘)

檐溜滴。都是春归消息。

带雨牡丹无气力。黄鹂愁雨湿。

争看洛阳春色。忘却连天草碧。

南浦绿波双桨急。沙头人伫立。


谒金门(宋·沈端节)

春欲去。人瘦不胜金缕。

门巷阴阴飞絮舞。断肠双燕语。

孤坐晚窗闲处。月到花心亭午。

寒色著人无意绪。竹鸣风似雨。


谒金门(宋·沈端节)

寻胜去。湖色净涵疏树。

欸乃一声何处起。风铃相应语。

目断遥林修渚。画出江南烟雨。

山水照人人楚楚。锦肠生秀句。


谒金门(宋·沈端节)

真个忆。花下雨声初息。

猛记乌衣曾旧识。丁宁教去觅。

春半峭寒犹力。泪滴两襟成迹。

独倚危阑清昼寂。草长流翠碧。


谒金门(宋·洪瑹)

风共雨。催尽乱红飞絮。

百计留春春不住。杜鹃声更苦。

细柳官河狭路。几被婵娟相误。

空忆坠鞭遗扇处。碧窗眉语度。


谒金门(宋·王之道)

春睡起。金鸭暖消沈水。

笑比梅花鸾鉴里。嗅香还嚼蕊。

琼户倚来重倚。又见夕阳西坠。

门外马嘶郎且至。失惊心暗喜。


谒金门(宋·王千秋)
  押药韵

春漠漠。闲尽绮窗云幕。

悔不车轮生四角。却成缘分薄。

想画鸦儿方学。小蹙恨人无托。

不道月明谁共酌。这般情味恶。


谒金门(宋·王安石)
  押筱韵

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

遍地落花浑不扫。梦回情意悄。

红笺寄与添烦恼。细写相思多少。

醉后几行书字小。泪痕都揾了。


谒金门(宋·王庭圭)

溪风紧。溪上官梅整整。

万木寒痴吹不醒。一枝先破冷。

梦断香云耿耿。月淡梨花清影。

长笛倚楼谁共听。调高成绝品。


谒金门(宋·石孝友)

山雨绝。山重冷如冰雪。

窗外芭蕉三两叶。影排窗上月。

醉枕惊回蝴蝶。好梦无人共说。

心事悠悠芳草歇。不眠听鼠啮。


谒金门(宋·石孝友)

春睡重。睡起烟销鸾凤。

著雨柳绵吹易动。风帘花影弄。

过雁空劳目送。纵有音书何用。

有意相思无意共。不如休做梦。


谒金门(宋·石孝友)

归不去。归去又还春暮。

洞里小桃音信阻。几番风更雨。

相伴竹筇芒履。穿尽松溪花坞。

早是行人贪道路。声声闻杜宇。


谒金门(宋·石孝友)

云树直。雨歇半空犹湿。

山影插尖高几尺。依依衔落日。

远岸双飞鸂鶒。一水无情自碧。

飒飒白蘋风正急。断肠人独立。


谒金门(宋·程垓)

花簇簇。触眼万条垂玉。

小院春深窗锁绿。水沈风断续。

明月又侵楼曲。羞向枕囊拘束。

只待夜深清影足。醉来花底宿。


谒金门(宋·程垓)

乌帽侧。行遍杏花春色。

野意青青分陇麦。人家烟水隔。

春事莫催行客。弹指青梅堪摘。

醉倚暮天江拍拍。雨晴沙路白。


谒金门(宋·程垓)

风阵阵。吹落杨花无定。

酒病厌厌三月尽。花檀红自隐。

新绿轩窗清润。月影又移墙影。

手拈青梅无处问。一春长闷损。


谒金门(宋·程垓)
  押巧韵

春悄悄。红到一枝先巧。

酒入半腮微带卯。粉寒香未饱。

芳意枝头偏闹。困尽蜂须莺爪。

拟倩玉纤和露拗。情多愁易搅。


谒金门(宋·程垓)

浓睡醒。惊对一帘秋影。

桐叶乍零风不定。半窗疏雨影。

愁与年光不尽。老入星星双鬓。

只拟上楼寻远信。雁遥烟水暝。


谒金门(宋·程垓)

春夜雨。催润柳塘花坞。

小院深深门几许。画帘香一缕。

独立晚庭凝伫。细把花枝闲数。

燕子不来天欲暮。说愁无处所。


谒金门(宋·程垓)

花半湿。一霎晚云笼密。

天气未佳风又急。小庭愁独立。

酒病起来无力。懊恼篆烟锁碧。

一饷春情无处觅。小屏山数尺。


谒金门(宋·程珌)
  押药韵

烟漠漠。醉里看春都错。

过了清明迟一著。牡丹重约摸。

晓日渐明檐角。天与芳辰难却。

驻得韶华元有药。桃源谁共约。


谒金门(宋·翁元龙)

莺树暖。弱絮欲成芳茧。

流水惜花流不远。小桥红欲满。

原上草迷离苑。金勒晚风嘶断。

等得日长春又短。愁深山翠浅。


谒金门(宋·苏庠)

何处所。门外冷云堆浦。

竹里江梅寒未吐。茅屋疏疏雨。

谁遣愁来如许。小立野塘官渡。

手种凌霄今在否。柳浪迷烟渚。


谒金门(宋·苏轼)

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

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

孤负金尊绿醑。来岁今宵圆否。

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


谒金门(宋·苏轼)
  押药韵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

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

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谒金门(宋·苏轼)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

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

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