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菩萨蛮词谱
菩萨蛮 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尊前集》注:中吕宫。《宋史·乐志》亦中吕宫。《正音谱》注:正宫。唐唐苏鄂《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绹命温庭筠新撰进之。《碧鸡漫志》云:今《花间集》温词十四首是也。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煜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淲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日》。

菩萨蛮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朱词之不换韵,楼词之三声叶韵,皆变格也。 按,元好问《中州集乐府》,王庭筠词,“断肠人恨余香换,尘暗琐窗春。小花檐月晓,屏掩半山青”,李、晏、孟宗献俱有之,盖回文体也。每句一回,即同李白词体。或以单调另分一体者误。 温庭筠词,前段起句“牡丹花谢莺声歇”,牡字仄声;后段起句“无言匀睡脸”,无字平声;第二句“钗上蝶双舞”,蝶字仄声;结句“无憀独倚门”,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朱敦儒

  秋风乍起梧桐落  蛩吟唧唧添萧索 敧枕背灯眠  月和残梦圆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起来钩翠箔  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  逼人风露寒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即李词体,但后段仄韵、平韵,即押前段原韵。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叶韵、两平韵 楼 扶

  丝丝杨柳莺声近 晚风吹过秋千影 寒色一帘轻 灯残梦不成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耳边消息在  笑指花梢待 又是不归来 满庭花自开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按,《太平乐府》无名氏词,“镜中两鬓皤然矣,心头一点愁而已,清瘦仗谁医,羁情只自知。”仄韵即叶平韵,名三声叶,元人多宗之,此词即其体也。
历代作品
共77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续上)
黄人杰 (1首)
黄升 (3首)
黄铢 (1首)
丘崇 (3首)
严仁 (1首)
仇远 (2首)
刘克庄 (1首)
刘焘 (8首)
刘辰翁 (6首)
卢炳 (3首)
卢祖皋 (3首)
菩萨蛮(宋·黄人杰)

小春撋就双桃靥。伴他二六尧蓂荚。

红绿若为新。个时生玉人。

玉人持酒笑。笑与仙翁道。

从此百年中,莺花几度封。


重叠金/菩萨蛮(宋·黄升)

银幡彩胜参差剪。东风吹上钗头燕。

一笑绕花身。小桃先报春。

新春今日是。明日新年至。

擘茧莫探官。人间行路难。


重叠金/菩萨蛮(宋·黄升)

西风半夜惊罗扇。蛩声入梦传幽怨。

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

清冰凝簟竹。不许双鸳宿。

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桐。


重叠金/菩萨蛮(宋·黄升)

南山未解松梢雪。西山已挂梅梢月。

说似玉林人。人间无此清。

此身元是客。小住娱今夕。

拍手凭阑干。霜风吹鬓寒。


菩萨蛮(宋·黄铢)

海山翠叠青螺浅。暮云散尽天容远。

匹马度江皋。北风生怒号。

解鞍栖倦翮。皓月空庭白。

何处小阑干。玉箫吹夜寒。


菩萨蛮(宋·丘崇)

秋声夜到秋香园。重帘拭卷都开遍。

只似旧时香。更添些子黄。

绮窗人共赋。犹忆分香句。

别后几回秋。见花空复愁。


菩萨蛮(宋·丘崇)

云林带水山横阁。故人去尽添萧索。

反照射微茫。临分愁夕阳。

传柑当令节。连璧朝天阕。

还有雁西飞。慰人新别离。


菩萨蛮(宋·丘崇)

壶边击断歌无节。山川一带伤情切。

依旧石头城。夕阳天外明。

行人谁是侣。遗唱今何许。

对酒转愁多。愁多奈酒何。


菩萨蛮(宋·严仁)

征鸿点破空云碧。丹霞染出新秋色。

返照落平洲。半江红锦流。

风清渔笛晚。寸寸愁肠断。

寄语笛休横。只消三两声。


菩萨蛮(宋·仇远)

翠鸾不隔巫山路。无人肯指行云处。

徙倚最高楼。秋波春望愁。

先来愁似雾。更下丝丝雨。

芳径溅香泥。苔花滑马蹄。


菩萨蛮(宋·仇远)

瑶琴欲把相思谱。殷勤难写相思语。

人在碧苕滨。相思烟水深。

鳞波流碎月。荏苒年芳歇。

何处寄相思。白蘋秋一枝。


菩萨蛮(宋·刘克庄)

小鬟解事高烧烛。群花围绕樗蒲局。

道是五陵儿。风骚满肚皮。

玉鞭鞭玉马。戏走章台下。

笑杀灞桥翁。骑驴风雪中。


菩萨蛮(宋·刘焘)

小红桃脸花中笑。笑中花脸桃红小。

垂柳拂帘低。低帘拂柳垂。

袅花风鬓绕。绕鬓风花袅。

归路月沈西。西沈月路归。


菩萨蛮(宋·刘焘)

屑琼霏玉堆檐雪。雪檐堆玉霏琼屑。

山远对眉攒。攒眉对远山。

拆梅寒映月。月映寒梅拆。

阑倚暂愁宽。宽愁暂倚阑。


菩萨蛮(宋·刘焘)

簟纹双映冰肌艳。艳肌冰映双纹簟。

窗外竹生风。风生竹外窗。

点红潮醉脸。脸醉潮红点。

廊上月昏黄。黄昏月上廊。


菩萨蛮(宋·刘焘)

露盘金冷初阑暑。暑阑初冷金盘露。

风细引鸣蛩。蛩鸣引细风。

雨零愁远路。路远愁零雨。

空醉一尊同。同尊一醉空。


菩萨蛮(宋·刘焘)

雪窗寒听孤灯灭。灭灯孤听寒窗雪。

残漏惜衾闲。闲衾惜漏残。

说时常恨别。别恨常时说。

还不奈宵寒。寒宵奈不还。


菩萨蛮(宋·刘焘)

湿花春雨如珠泣。泣珠如雨春花湿。

花枕并攲斜。斜攲并枕花。

织文回字密。密字回文织。

嗟更数年华。华年数更嗟。


菩萨蛮(宋·刘焘)

润肌饶汗香红沁。沁红香汗饶肌润。

低槛小山围。围山小槛低。

枕横钗坠鬓。鬓坠钗横枕。

归梦与郎期。期郎与梦归。


菩萨蛮(宋·刘焘)

绿窗斜动摇风竹。竹风摇动斜窗绿。

虚恍夕凉初。初凉夕恍虚。

曲眉愁翠蹙。蹙翠愁眉曲。

无雁寄书来。来书寄雁无。


菩萨蛮(宋·刘辰翁)

八仙名姓当时少。污尊牛饮同倾倒。

惟有我公荣。旁人笑独醒。

多年村落走。泥饮无升斗。

入了玉门关。人生一醉难。


菩萨蛮(宋·刘辰翁)

芭蕉叶上三更雨。人生只合随他去。

便不到天涯。天涯也是家。

屏山三五叠。处处飞胡蝶。

正是菊堪看。东篱独自寒。


菩萨蛮(宋·刘辰翁)

黄鸡喔喔催人起。困不成眠窗似水。

清露不曾寒。朝来起自难。

家人当睡美。又忆归程几。

不管湿阑干。芙蓉花自看。


菩萨蛮(宋·刘辰翁)

殷勤欲送春归去。白首题将断肠句。

春去自依依。欲归无处归。

天涯同是寓。握手留春住。

小住碧桃枝。桃根不属谁。


菩萨蛮(宋·刘辰翁)

画梁语透帘栊晓。坼桐风送杨花老。

细雨绿阴寒。罗襟只似单。

青门三里道。个个游芳草。

比似嫁来看。踏青难更难。


菩萨蛮(宋·刘辰翁)

江波何似西湖曲。村烟相对峰南北。

何处不青青。青青是汉茔。

长亭芳草路。寒食谁家墓。

旧日厌残红。人行九里松。


菩萨蛮(宋·卢炳)

石榴裙束纤腰袅。金莲稳衬弓靴小。

娇呆□羞人。伞低遮半身。

恩情如纸薄。方信当初错。

邂逅苦匆匆。还疑是梦中。


菩萨蛮(宋·卢炳)

而今怕听相思曲。多情蹙损眉峰绿。

惜别上扁舟。望穷江际楼。

蛮笺封了发。为忆人如雪。

离恨写教看。休令盟约寒。


菩萨蛮(宋·卢炳)

梦回小枕攲寒玉。博山香暖沈烟续。

帷薄怯轻纱。风牵幌带斜。

夜窗云影细。月送花阴至。

身世在陶唐。闲愁不挂肠。


菩萨蛮(宋·卢祖皋)

芙蓉香卸桐阴薄。水窗未雨凉先觉。

何处理秋裳。月高砧杵长。

袂罗新恨悄。展转屏山晓。

长是卷帘时。翠禽相对飞。


菩萨蛮(宋·卢祖皋)

烛房花幌参差见。疏帘镇日萦愁眼。

巫峡小山屏。梦云犹未成。

带霜边雁落。双字宫罗薄。

二十四阑干。夜来相对寒。


菩萨蛮(宋·卢祖皋)

翠楼十二阑干曲。雨痕新染蒲桃绿。

时节又黄昏。东风深闭门。

玉箫吹未彻。窗影梅花月。

无语只低眉。闲拈双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