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菩萨蛮词谱
菩萨蛮 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尊前集》注:中吕宫。《宋史·乐志》亦中吕宫。《正音谱》注:正宫。唐唐苏鄂《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绹命温庭筠新撰进之。《碧鸡漫志》云:今《花间集》温词十四首是也。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煜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淲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日》。

菩萨蛮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朱词之不换韵,楼词之三声叶韵,皆变格也。 按,元好问《中州集乐府》,王庭筠词,“断肠人恨余香换,尘暗琐窗春。小花檐月晓,屏掩半山青”,李、晏、孟宗献俱有之,盖回文体也。每句一回,即同李白词体。或以单调另分一体者误。 温庭筠词,前段起句“牡丹花谢莺声歇”,牡字仄声;后段起句“无言匀睡脸”,无字平声;第二句“钗上蝶双舞”,蝶字仄声;结句“无憀独倚门”,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朱敦儒

  秋风乍起梧桐落  蛩吟唧唧添萧索 敧枕背灯眠  月和残梦圆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起来钩翠箔  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  逼人风露寒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即李词体,但后段仄韵、平韵,即押前段原韵。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叶韵、两平韵 楼 扶

  丝丝杨柳莺声近 晚风吹过秋千影 寒色一帘轻 灯残梦不成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耳边消息在  笑指花梢待 又是不归来 满庭花自开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按,《太平乐府》无名氏词,“镜中两鬓皤然矣,心头一点愁而已,清瘦仗谁医,羁情只自知。”仄韵即叶平韵,名三声叶,元人多宗之,此词即其体也。
历代作品
共77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续上)
牛峤 (7首)
耿玉真 (1首)
韦庄 (5首)
冯延巳 (8首)
和凝 (1首)
无名氏 (1首)
李煜 (4首)
李珣 (3首)
李白 (2首)
菩萨蛮 其一(唐·牛峤)

舞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

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

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

何处是辽阳,锦屏春昼长。


菩萨蛮 其二(唐·牛峤)

柳花飞处莺声急,晴街春色香车立。

金凤小帘开,脸波和恨来。

今宵求梦想,难到青楼上。

赢得一场愁,鸳衾谁并头。


菩萨蛮 其三(唐·牛峤)

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

楼上望卿卿,窗寒新雨晴。

熏炉蒙翠被,绣帐鸳鸯睡。

何处有相知,羡他初画眉。


菩萨蛮 其四(唐·牛峤)

画屏重叠巫阳翠,楚神尚有行云意。

朝暮几般心,向他情谩深。

风流今古隔,虚作瞿塘客。

山月照山花,梦回灯影斜。


菩萨蛮 其五(唐·牛峤)

风帘燕舞莺啼柳,妆台约鬓低纤手。

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

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

故故坠金鞭,回头应眼穿。


菩萨蛮 其六(唐·牛峤)

绿云鬓上飞金雀,愁眉歛翠春烟薄。

香阁掩芙蓉,画屏山几重。

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

啼粉涴罗衣,问郎何日归。


菩萨蛮 其七(唐·牛峤)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

帘外辘轳声,歛眉含笑惊。

柳阴烟漠漠,低鬓蝉钗落。

须作一生拌,尽君今日欢。


菩萨蛮(唐·耿玉真)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

攲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

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


菩萨蛮 其一(唐·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菩萨蛮 其二(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 其三(唐·韦庄)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菩萨蛮 其四(唐·韦庄)

劝君今夜须沈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菩萨蛮 其五(唐·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菩萨蛮 其一(唐·冯延巳)

金波远逐行云去,疏星时作银河渡。

花影卧秋千,更长人不眠。

玉筝弹未彻,凤髻黄钗脱。

忆梦翠蛾低,微风吹绣衣。


菩萨蛮 其二(唐·冯延巳)

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

惊梦不成云,双蛾枕上颦。

金炉烟袅袅,烛暗纱窗晓。

残日尚弯环,玉筝和泪弹。


菩萨蛮 其三(唐·冯延巳)

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攲枕不成眠,关山人未还。

声随幽怨绝,空断澄霜月。

月影下重檐,轻风花满帘。


菩萨蛮 其四(唐·冯延巳)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

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

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菩萨蛮 其五(唐·冯延巳)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

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

和泪试严妆,落梅飞夜霜。


菩萨蛮 其六(唐·冯延巳)

西风袅袅凌歌扇,秋期正与行云远。

花叶脱霜红,流萤残月中。

兰闺人在否,千里重楼暮。

翠被已销香,梦随寒漏长。


菩萨蛮 其七(唐·冯延巳)

沈沈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

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

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

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


菩萨蛮 其八(唐·冯延巳)

攲鬟堕髻摇双桨,采莲晚出清江上。

顾影约流萍,楚歌娇未成。

相逢颦翠黛,笑把珠珰解。

家住柳阴中,画桥东复东。


菩萨蛮(唐·和凝)

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澹薄笼蓝水。

暖觉杏梢红,游丝狂惹风。

闲阶莎径碧,远梦犹堪惜。

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


菩萨蛮(唐·无名氏)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菩萨蛮 其一(唐·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

好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菩萨蛮 其二(唐·李煜)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无人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鸳鸯梦。

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菩萨蛮 其三(唐·李煜)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梦迷春睡中。


菩萨蛮 其四(唐·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消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菩萨蛮 其一(唐·李珣)

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

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

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

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菩萨蛮 其二(唐·李珣)

等闲将度三春景,帘垂碧砌参差影。

曲槛日初斜,杜鹃啼落花。

恨君容易处,又话潇湘去。

凝思倚屏山,泪流红脸斑。


菩萨蛮 其三(唐·李珣)

隔帘微雨双飞燕,砌花零落红深浅。

捻得宝筝调,心随征棹遥。

楚天云外路,动便经年去。

香断画屏深,旧欢何处寻。


菩萨蛮(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菩萨蛮(唐·李白)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

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香阁恨,和泪淹红粉。

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