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xì 繁体或异体字:霁韵

細 xì
〈形〉
  • (形声。从系(mì),囟(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 同本义。和“大”相对
  • 细,微也。——《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
  • 细,小也。——《广雅》
  • 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
  • 细钧有钟无镈。——《国语·周语》
  • 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墨子·天志中》
  • 不积细流。——《荀子·劝学》
  •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 斜风细雨。——·张志和《渔歌子》
  • 不知其细。——·刘开《问说》
  • 又如:细崽(细作;西崽);细人(细作;姬妾);细探人(多指军队中的探子);细士(小人)
  • 纤细。和“粗”相对
  •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中》
  • 细笔钩勒。——·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 细若蚊足。——·魏学洢《核舟记》
  • 又如:细腰(细要。纤细的腰身);细娘家(指容貌美好的少女);细袅袅(细而柔软的样子);细毛(纤细的毛)
  • 精致,细密
  • 还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来做细活的。——《红楼梦》
  • 又如:细欺雀舌(指上乘的茶叶);细针密线(喻周密,周到);细攒(密密聚集;精细镶嵌);细果(精美点心)
  • 琐碎 。如:细政(繁复的征税);细务(琐碎而无关紧要的小事)
  • 仔细,详细
  •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 细疏其能
  • 大妈原是家的使唤丫头,至于怎么嫁给大伯的,却不知细情。——魏巍《东方》
  • 又如:细罄(详细地说尽);细事(详情;底细)
  • 细音,尖细的声音 。如:细音(声韵学名词。凡是有、介音或主要元音为,的韵母,称为“细音”)
  • 地位低微
  • 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晏子春秋》
  • 又如:细夫(小民);细民(平民);细婢(小婢)
  • 年幼 。如:细人(青年侍女);细娃(方言。小孩);细佬(方言。小孩);细儿(幼子)
  • 柔嫩 。如:细皮嫩肉(形容人长得娇嫩);细柳(初生的嫩柳条)
  • 细微,轻微
  • 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名〉
  • 微小的丝 。如:细丝(带有丝纹的白银)
  • 旧称行为不高尚或地位低下的人
  • 臣主未宁于上,黔细未辑于下。——郭璞《省刑疏》
  • 指轻微的罪过
  • 狃于奸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书·君陈》
  • 又如:细行(小过;微服出行)
康熙字典

  • 《廣韻》蘇計切《集韻》《正韻》思計切,𠀤音壻。 (霁韵)
  • 《說文》作𥿳。微也。《類篇》隷作細。《玉篇》小也。《書·旅獒》不矜細行。《註》輕忽小物。《左傳·襄二十九年》其細已甚。《註》譏其煩碎。
  • 又《北史·源思禮傳》何必大子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