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dì 霁韵

第 dì
〈名〉
  • (形声。从竹,弟声。本写作“弟”。本义:次第,次序)
  • 同本义。有时也用于数字前表示次序
  • 第,次也。——《小尔雅·广诂》
  • 书称题亦言第,因其第次也。——《释名·释书契》。按,用于书册次弟字,故又加竹。”
  • 楚国第。——《左传·哀公十六年》。释文:“次第也。”
  • 然臣辈惜艺天下第一。——·王傥《唐语林·雅量》
  •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 又如:等第(名次等级);第次(等级;次第);第老的(排行最小的);第三本《诗经》(指宋朱熹编注的《诗经传》);第六感觉(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属的视、听、嗅、味、触觉五种感觉以外的敏锐感觉)
  • 大官的住宅。本指古代按一定品级为王侯功臣建造的大宅院,后也通称上等房屋为第
  • 北阙甲第。——张衡《西京赋》。注:“馆也。”
  • 公大怒…出…旬乃还第。——·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 又如:第宇(官邸);第舍(宅第,住宅);第室,第屋(第宅);第馆(第宅);府第;宅第;私第;门第;进士第
  • 科第。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列入的等第。也指取得的功名
  • 十余年,书生用(因)甲第为相国。——·周容《芋老人传》
  • 又如:及第;落第;不第
〈动〉
  • 品第;评定 。如:第名(评定名次);第目(犹品第);第功(评定功劳等次);第品(评定品级;评定高低)
〈代〉
  • [方]:这 。如:第位(这位);第塔(方言。这里);第歇(方言。现在;此刻)
〈副〉
  • [古]:这
  • 仅;只;只是;尽管;只管
  • 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耳。——《明史·海瑞传》
  •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连〉
  • [古]但
  •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林觉民《与妻书》
  • 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高启《书博鸡者事》
康熙字典

  • 《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𠀤音弟。 (霁韵)
  • 次第也。《左傳·哀十六年》子西曰:楚國第我死,令尹、司馬非勝而誰。《註》用士之次第。
  • 又但也。《史記·陳丞相世家》陛下第出僞遊雲夢。《註》第,且也,但也。
  • 又第宅。《前漢·高帝紀》爲列侯者賜大第。《註》孟康曰:有甲乙次第,故曰第也。《司馬相如·喻巴蜀檄》位爲通侯,居列東第。
  • 又複姓。《後漢·第五倫傳》齊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爲氏,有第五、第八等氏。
  • 又同弟。《說文》第本作弟,韋束之次第也。今爲兄弟字。
  • 又《集韻》一曰順也。
  • 又《韻會》舊註作苐,非。苐,草也。
  • 考證:〔《史記·陳丞相世家》陛下第遊雲夢。〕
  • 謹照原文第下增出僞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