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霁去声 婿[qì,契约][详注1][jì,渡也][jì]羿[mèi][shuì,游说][jì][nì,拘泥][xiè][详注2][dài][qì][详注3][详注4][音翳。咽痛][详注5][dì][qì,以女妻人]濿[lì][详注6][详注7][详注8][jì]丿


注1:离 音荔。《广韵》去也。《书·胤征》畔官离次。《礼·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又与荔同。《司马相如·上林赋》答沓离支。《注》晋灼曰:离支,大如鸡子,皮粗,剥去皮,肌如鸡子,中黄,味甘多酢少。又《广韵》《集韵》《韵会》音丽。《礼·月令》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注》离,读如俪偶之俪,宿俪谓其属。冯相氏保章氏掌天文者,相与宿偶,当审伺候,不得过差也。《释文》离,吕计反。偶也。
注2:哕 huì,音翙。《玉篇》鸟鸣也。《诗·小雅》鸾声哕哕。
注3:揭 音憩。亦高举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诗·邶风》浅则揭。《尔雅·释水》揭者,揭衣也。《司马相如·上林赋》涉冰揭河。 又《集韵》其例切,音偈。揭阳,县名。《前汉·地理志》南海郡揭阳县。
注4:切 音砌。众也。又一切,大凡也。《前汉·平帝纪》一切满秩如真。《注》师古曰:一切者,权时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齐,不顾长短纵横,故言一切。又《韵补》砌或作切。《张衡·西京赋》设切厓隒。李善注:古字通。又叶音刺,与刺通。《仪礼注》采时世之诗为乐歌,所以通情相风切也。
注5:题 音第。视也。《诗·小雅》题彼脊令。《传》题,视也。《孔子·丘陵歌》题彼泰山。
注6:蹶 音刿。《尔雅·释诂》蹶,动也。蹶蹶,敏也。《诗·唐风》良士蹶蹶。《传》动而敏於事。《释文》蹶,俱卫反。又《大雅》文王蹶厥生。《传》蹶,动也。《释文》蹶,俱卫反。又《礼·曲礼》足毋蹶。《注》行遽。又《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
注7:浙 《集韵》征例切,音制。通作浙。亦作制。义同。
注8:欐 《唐韵》《集韵》《韵会》郎计切《正韵》力霁切,音例。梁栋别名。《列子·汤问篇》雍门鬻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ruì 霁韵

汭 ruì
〈名〉
  • 两条水流汇合处
  • 汭,水相入也。——《说文》
  • 氂降二女于汭。——《书·尧典》。注:“水所入曰汭。”
  • 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汭而还。——《左传·昭公二七年》
  • 河流、湖泊的弯处
  • 馆于汭。——《左传·昭公元年》
  • 虢公败戎于汭。——《左传》。杜预注:“水之隈曲曰汭。”
  • 水滨
  •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水汭,令半济而击之,利。——《孙子》。·杜牧注:“水内乃汭也,误为内耳。”
  • 水流之北
  • 弱水既西,汭。——《书·禹贡》。传:“水北曰汭。”
  • 水名
  • 在山西省永济县境。西流注于黄河,传说即舜纳二妃处
  • 在江西铅山县境,为上饶江支流
  • 泾水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南,至甘肃泾川县流入泾水
康熙字典

  • 《唐韻》而銳切《集韻》《韻會》《正韻》儒稅切,𠀤音芮。 (霁韵)
  • 水名。《周禮·夏官·職方氏》雝州,其川涇汭。《註》汭在豳地。
  • 又《說文》水相入貌。一曰小水入大水也。
  • 又水內也。《書·堯典》釐降二女于嬀汭。《傳》汭,水之內也。通作芮。《詩·大雅》芮鞫之卽。《箋》水內曰芮,水外曰鞫。
  • 又水北也。《書·禹貢》涇屬渭汭。《傳》水北曰汭。《疏》涇水南入渭,而名爲渭汭,知水北曰汭。又《五子之歌》徯于洛之汭。《正義》待于洛水之北。
  • 又水之隈曲爲汭。《左傳》稱淮水之曲曰淮汭,漢水之曲曰夏汭,滑水之曲曰滑汭。
  • 又沙邊曰沙汭。《木華·海賦》雲錦散文,於沙汭之際。
  • 又《集韻》如劣切,音爇。 (屑韵)
  • 水北也。義同。《江淹·擬古詩》昨發赤亭渚,今宿浦陽汭。方作雲峰異,豈伊千里別。
  • 又他昆切,音暾。 (元韵)
  • 與涒通。詳七畫涒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