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锡入声 [详注1][详注2][详注3][汨罗江][xū][详注4][dí][详注5]


注1:吃 喫的简化字。“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吃”。汉字简化后“吃”写作“吃”
注2:幕 《正韵》莫狄切,音觅。《卢仝·思君吟》我心为风兮淅淅,君身为云兮幕幕。
注3:适 《广韵》都历切《集韵》《韵会》丁历切,音的。与嫡同。《诗·大雅》天位殷适。《注》殷适,殷之嫡嗣也。《礼·檀弓》扶适子,南面而立。又《集韵》《韵会》亭历切《正韵》杜历切,音狄。与敌同。《礼·燕义》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史记·田单传赞》始如处女,适人闭户。后如脱兔,适不敢距。又《集韵》他历切,音惕。适适然,惊貌。《庄子·秋水篇》适适然惊。
注4:踧 音狄。《說文》行平易也。《詩·小雅》踧踧周道。《傳》踧踧,平易也。
注5:吊 音的。《尔雅·释诂》吊,至也。《书·盘庚》非废厥谋,吊由灵。《诗·小雅》神之吊矣。裴渊《广州记》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入声 《唐韵》竹厄切《集韵》《韵会》陟革切,音谪。手取也。《唐书·建宁王倓传》天后次子贤作歌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或作擿。
 韵 入声

拼音:zhāi 锡韵,另见

摘 zhāi
〈动〉
  •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chì)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
  • 同本义
  • 摘,摭果树实也。——《说文》
  • 摘,取也。——《广雅》
  •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新唐书·承天皇帝传》
  • 以摘之。——三国·邯郸淳《笑林》
  • 摘而藏之。——·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 又如:摘胆剜心(形容杀人者的凶残);摘肩儿(摘下肩上的担子);摘青(谓果实等未成熟即采摘);摘瓜抱蔓(喻一扫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摘苹果
  • 除去,去掉
  • 过了三天再不去,叫人来摘门下瓦。——《儒林外史》
  • 又如:把灯泡摘下来;摘帽(脱下帽子);摘头(除去头上首饰);摘不开(摆脱不了)
  • 摘录
  •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国》
  • 又如:摘句(摘录文章诗歌之句);摘钞(择要抄录);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 调拨 。如:摘那(调拨);摘拨(调派)
  • [方]:借 。如:摘了几个钱救急;摘钱(因急用而临时告借)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歷切,音剔。 (锡韵)
  • 《說文》拓果樹實也。一曰指近之也。《傅毅·舞賦》摘齊行列。《註》指摘行列。使整齊也。
  • 又《廣韻》發也,動也。《元稹詩》共邀連榻坐,兼去摘船行。《自註》音剔。
  • 又《唐韻》竹厄切《集韻》《韻會》陟革切,𠀤音謫。 (陌韵)
  • 手取也。《唐書·建寧王倓傳》天后次子賢作歌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歸。或作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