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去声
 韵 上声

拼音:nù 遇韵,麌韵同

怒 nù
〈动〉
  •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 同本义
  • 怒,恚也。——《说文》
  • 怨而不怒。——《国语·周语》
  •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邶风·柏舟》
  • 驴不胜怒。——·柳宗元《三戒》
  • 吏呼一何怒。——·杜甫《石壕吏》
  • 王怒。——·干宝《搜神记》
  • 瞋目大怒。
  •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气冲冲的样子);怒恶(嘖怒,发恨);怒心(愤怒之心);怒忿(气愤);怒恚(愤怒);怒猊(愤怒的狮子);怒恼(恼怒);怒愤(愤怒);怒噪(愤怒喧哗)
  • 谴责
  •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礼记·内则》
  • 又如:怒怨(责备);怒言(谴责之言);怒谴(责怪)
  • 奋起;奋发
  • [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 又如:怒行(奋斗疾行);怒马(奋马);怒臂(奋臂)
  • 激怒
  • 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史记》
  • 夫唯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苏洵《权书上》
  • 超过
  • 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荀子·君子》
〈形〉
  • 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 秋高风怒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如怒涛排壑。——孙文
  •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务
  • 》序
  • 飘风怒吹。——[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 又如:怒水(湍急的水流);怒生(蓬勃生长);怒芒(刺射的光芒);怒华(花盛开);怒浪(汹涌的波浪);怒张(波涛汹涌的样子);怒涌(猛烈翻腾);怒发(勃发);怒涨(水势急剧上涨);怒目切齿
  • 声响巨大 。如:怒号;怒涛
〈名〉
  • 通“孥”。妻子儿女
  • 黄帝诛而不怒。——《商君书·更法》
  • 通“帑”。彗星尾
  • 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其怒,青黑色。——《汉书·天文志》
康熙字典古文:𢘂

  • 《唐韻》乃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奴故切,𠀤奴去聲。 (遇韵)
  • 《說文》恚也。《增韻》憤也。《揚子·方言》楚謂怒曰憑。憑,忍盛貌。小怒曰𪗮。言禁𪗮也。𨻰曰苛,言相苛責也。
  • 又𩰚怒,辨訟也。《周禮·地官》凡有𩰚怒者,成之。
  • 又馬之肥壯,其氣憤盈曰怒。《後漢·第五倫傳》鮮車怒馬。
  • 又奮也。《莊子·逍遙遊》怒而飛。言大鵬奮起如怒也。又《外物篇》草木怒生。言乗陽氣奮出而不可遏也。
  • 又威怒也。《禮·曲禮》急繕其怒。《註》堅勁軍之威怒也。又虎怒則威。《後漢·賈彪傳》彪字偉節,兄弟三人,而彪最優。天下稱曰:賈氏三虎,偉節最怒。
  • 又怒,東方氣也。《史記·天官書》旬始狀如雄雞,其怒靑黑。《註》怒色靑也。
  • 又《玉篇》《廣韻》《正韻》奴古切《集韻》《韻會》暖五切,𠀤音弩。 (麌韵)
  • 義同。
  • 又叶乃都切,音奴。 (虞韵)
  • 《楚辭·九章》憍吾以其美好兮,覽余以其修姱。與余言而不信兮,蓋爲余而造怒。
  • 《顏師古·糾謬正俗》曰怒有二音,詩小雅君子如怒,大雅逢天僤怒,讀爲上聲。邶風逢彼之怒,小雅畏此譴怒,讀爲去聲。今山東河北人但知怒有去聲,不知有上聲,失其眞矣,蓋字有動靜音,人多不講,皆此類也,从心从弩省,怒若强弩之發,人怒則面目張起,凡怒當以心節之,故从心奴爲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