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萧平声 [cháo zhāo][船桨,名词][qiáo][tiáo,调和][biāo][yāo,要求][tiāo][piāo,漂浮][liāo liáo][yáo][yāo,夭夭][yáo][liáo][俗幺字,小也][yáo][音聊,动词][xiāo][jiāo yāo][xiāo][详注1][音聊。盖骨也。][piāo piào][liáo liǎo]轿[jiào,小车][biāo biào][qiáo][yáo][liáo liù][biāo][音嫖,驃姚。][yáo][详注2][biāo][通遥]褿


注1:褕 《广韵》余昭切,音遥。褕狄,后衣。《玉篇》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柳宗元·贺册太上皇后贺表》褕狄亦被於恩光。《注》刻雉释服也。亦作揄。
注2:鹞 音遥。《玉篇》五色雉。《广韵》大雉名。《尔雅·释鸟》鹞雉注:青质五采。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平声
 韵 入声 zhuó jué

拼音:jiāo qiáo 萧韵,另见

燋 jiāo
  • 1. 引火用的柴。
  • 2. 古同“”(a.物体经火烧或高热烘烤后变得枯黄或成炭样;b.焦东西的气味;c.黄黑色)。
  • 3. 着急:“上下~心。”
燋 qiáo
〈形〉
  • 假借为“憔”。憔悴
  • 燋而不讴。——《淮南子·泛论》。注:“悴也。”
  • 又如:燋矢(凋零摧折);燋悴(同憔悴);燋然(憔悴的样子)
康熙字典

  •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兹消切,𠀤音椒。 (萧韵)
  • 《說文》所以然持火也。《玉篇》炬火也。
  • 又《廣韻》傷火。《禮·內則》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舉燋其膋,不蓼。《釋文》焦字又作燋。子消反。《管子·七臣七主篇》火暴焚,地燋草。《前漢·霍光傳》燋頭爛額爲上客。又《後漢·朱浮傳》上下燋心。
  • 按:上二義與焦通。
  • 又《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𠀤音樵。 (萧韵)
  • 《集韻》灼龜木。《周禮·春官·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註》杜子春云:燋讀爲細目燋之燋。或曰如薪樵。之樵謂所爇灼龜之木也。故謂之樵。契謂契龜之鑿。《釋文》祖堯反。
  • 又《集韻》子肖切,音醮。 (啸韵)
  • 灼龜炬也。《儀禮·燕禮註》灼燋也。《釋文》燋哉妙反。
  • 又《集韻》《類篇》𠀤側角切,音捉。 (觉韵)
  • 《禮·少儀》主者執燭抱燋。《註》未𤑔曰燋。《釋文》燋,側角反。
  • 又《集韻》卽約切,音爵。 (药韵)
  • 《周禮·春官·燋契註》楚焞置於燋,在龜東,楚焞卽契,所用灼龜也。燋謂炬其存火。《疏》子春讀燋樵二者,皆作俗讀爲柴樵之樵。後鄭不從,依音爲雀。意取莊子爝火之義,熒熒然也。《釋文》燋,哉約反。《集韻》本作爝。或作焳熦。詳爝字註。
  • 又《集韻》職略切,音勺。 (药韵)
  • 本作灼。詳灼字註。
  • 又資昔切,音積。 (陌韵)
  • 亦灼龜炬。
  • 又《集韻》則歷切,音績。 (锡韵)
  • 持荆然火,以灼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