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纸上声 齿[mǐ][jī,几案]使[详注1][徵羽][详注2][详注3][诺也][pǐ,否泰][lěi][bèi,名词][mǐ][yǐ][zhǐ][详注4][chuǎi chuài][zǐ][详注5][详注6][nǐ][shì dì][xǐ lǐ][guī xī][yǐ][详注7][克也,任也][guī][ní,音你。声也。][shī][guǐ][lěi]氿[guǐ][qì][详注8][音跂。《广韵》行喘息貌][dǐ]俿[lǐ]


注1:使 式至切。遣人聘问曰使。《前汉·韩信传》发一乘之使,下咫尺之书。又《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注2:箠 音捶。击马策也。《史记·张耳陈余传》杖马箠,下赵数十城。
注3:花 《唐韻》韋委切,音蔿。《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注4:机 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榆,可烧以粪田。 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
注5:萎 音委。药草。《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萎蕤也。《韩愈诗》萎蕤缀蓝瑛。《注》萎蕤,青花圆实。亦作荽蕤。
注6:庳 脾上声。《说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卑庳。
注7:哆 音侈。《说文》张口也。《诗·小雅》哆兮侈兮,成是南箕。《传》哆,大貌
注8:坻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止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论养龙官曰: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平声 zī
 韵 上声 zǐ

拼音:zǐ 纸韵,另见

訾 zǐ
〈动〉
  • (形声。从言,此声。本义:毁谤,非议)
  • 同本义
  • 訾,訾訾不思称意也。从言,此声。——《说文》
  • 四制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礼记·丧服》。注:“口毁曰訾。”
  • 不訾小忿。——《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 公子沓訾之。——《吕氏春秋·审应》。注:“毁也。”
  • 訾行者不容于众。——《淮南子·泛论》
  • 诋訾今古。——《战国策·魏策》
  • 故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淮南子·汜论训》
  • 又如:訾美(毁誉);訾怨(诽谤怨恨);訾病(提出他人缺失而加以讥评,非议);訾短(非议,诋毁)
  • 厌恶;极其讨厌并憎恶
  • 訾食者不肥体。——《管子》
  • 又如:訾食(厌食);訾怨(厌恨)
  • 指责
  • 夫名盛则责望备,实不副则訾咎深。——《新唐书》
  • 又如:訾戈(痛骂弋猎的人);訾咎(指责非难);訾屈(责骂)
康熙字典

  • 《唐韻》將此切《集韻》《韻會》蔣氏切《正韻》祖似切,𠀤音子。 (纸韵)
  • 《說文》不思稱意也。引《詩·小雅》:翕翕訾訾。《徐》曰言不思稱事之意也。今文相承皆作訿。《爾雅·釋訓》翕翕訾訾,莫供職也。《詩》《釋文》引《韓詩》云不善之意。《朱傳》潝潝,相和也。訿訿,相詆也。
  • 又《玉篇》毀也。《禮·曲禮》不苟訾。《疏》相毀曰訾。《管子·形勢解》毀訾賢者之謂訾。
  • 又《集韻》本作疵。《荀子·不苟篇》正義直指舉人之過惡,非毀疵也。《韻會》疵毀字今文相承作訾毀久矣。
  • 又惡也。《管子·形勢篇》訾食者不肥體。《註》惡食之人憂嫌致疾,故不能肥體。
  • 又恣也。《荀子·非十二子篇》以不俗爲俗,離蹤而跂訾者也。《註》訾讀爲恣。跂訾,謂跂足違俗而恣其志意也。
  • 又《廣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𠀤紫平聲。 (支韵)
  • 義同。
  • 又《類篇》思也。《禮·少儀》不訾重器。《註》訾,思也。《唐書·李勣傳》臨時選將,必訾相其奇龎福艾者遣之。《音義》訾,思也。
  • 又量也。《前漢·枚乗傳》舉吳兵以訾于漢。《李奇》曰量也。《商子·懇令篇》訾粟而稅。《註》量也。
  • 又限也。《管子·君臣篇》吏嗇夫盡有訾程事律。《註》訾,限。程,準也。
  • 又病也。《禮·檀弓》故子之所刺於禮者,亦非禮之訾也。《註》病也。
  • 又《揚子·方言》何也。湘潭之原,荆之南鄙,謂何爲曾,或謂之訾。若中夏言何爲也。《註》今江東人語亦云訾爲,聲如斯。
  • 又地名。《左傳·僖十八年》而後師于訾婁。《註》衞邑。又《文十六年》以侵訾枝。《註》楚邑。又《襄十年》楚伐宋師于訾母。《註》宋地。又《昭二十三年》單子取訾。《註》訾在河南鞏縣西南訾城是也。《路史》訾有二:西訾在維,東訾在鞏。
  • 又姓。《前漢·功臣表》有樓虛侯訾順,又複姓。《潛夫論》訾辱氏,趙嬴姓也。
  • 又與貲同。財也。《前漢·司馬相如傳》更名相如,以訾爲郞。《註》訾讀與貲同,財也。以家財多,得拜爲郞也。
  • 又通作茈。苻茈,草名。《後漢·劉聖公傳》南方飢饉,人庶掘鳧茈而食之。《註》續漢書作苻訾。
  • 又與觜通。娵訾,北方宿名。亦作娵觜。詳角部觜字註。
  • 又《集韻》《韻會》𠀤才支切,音疵。 (支韵)
  • 亦毀也。《正韻》才資切,音茨。義同。《莊子·山木篇》無譽無訾。徐邈讀。
  • 又《正韻》同啙。《史記·貨殖傳》呰窳偸生。《前漢·地理志》作啙。《徐廣》曰啙窳,苟且惰嬾也。應劭曰:啙,弱也。師古曰:短也。
  • 又《集韻》《正韻》𠀤津私切,音咨。 (支韵)
  • 亦思也。
  • 又《正字通》與咨通。《前漢·禮樂志》訾黃其何不徠下。《師古註》訾,嗟歎辭也。黃,乗黃也。歎乗黃不來下也。
  • 又《集韻》子禮切,音濟。 (荠韵)
  • 《博雅》諀訾也。
  • 又《字彙補》宗吳切,音租。 (虞韵)
  • 足訾,獸名。《山海經贊》見人則呼其名足訾。
  • 《集韻》或作𤺒,亦書作訿。《字彙補》又作𧩢、𧬟,非。
  • 考證:〔《爾雅·釋言》翕翕訾訾,莫供職也。〕
  • 謹照原書釋言改釋訓。〔《韓詩外傳》不善之意。〕
  • 謹按此韓詩章句非韓詩外傳也。謹照原書改詩釋文引韓詩云。〔《左傳·僖十八年》從師于訾婁。〕
  • 謹照原文從字改而後二字。〔《襄九年》楚師伐宋師于訾母。〕
  • 謹照左傳原文九年改十年。楚字下省師字。〔《莊子·山水篇》無譽無訾。〕
  • 謹照原文山水篇改山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