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纸上声 齿[mǐ][jī,几案]使[详注1][徵羽][详注2][详注3][诺也][pǐ,否泰][lěi][bèi,名词][mǐ][yǐ][zhǐ][详注4][chuǎi chuài][zǐ][详注5][详注6][nǐ][shì dì][xǐ lǐ][guī xī][yǐ][详注7][克也,任也][guī][ní,音你。声也。][shī][guǐ][lěi]氿[guǐ][qì][详注8][音跂。《广韵》行喘息貌][dǐ]俿[lǐ]


注1:使 式至切。遣人聘问曰使。《前汉·韩信传》发一乘之使,下咫尺之书。又《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注2:箠 音捶。击马策也。《史记·张耳陈余传》杖马箠,下赵数十城。
注3:花 《唐韻》韋委切,音蔿。《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注4:机 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榆,可烧以粪田。 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
注5:萎 音委。药草。《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萎蕤也。《韩愈诗》萎蕤缀蓝瑛。《注》萎蕤,青花圆实。亦作荽蕤。
注6:庳 脾上声。《说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卑庳。
注7:哆 音侈。《说文》张口也。《诗·小雅》哆兮侈兮,成是南箕。《传》哆,大貌
注8:坻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止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论养龙官曰: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
现代汉语字典拼音:mǐ 纸韵

弭 mǐ
〈名〉
  • (形声。从弓,耳声。本义:角弓,末端用骨做装饰的弓)
  • 同本义
  • 弭,弓无缘,可以解辔纷者。——《说文》。按,以骨饰两头,不缴束,不漆。
  •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弓梢的弯曲处
  • 象引鱼服。——《诗·小雅·采薇》
  • 桦皮装弓,两端骨弭。——《南史》
  • 又如:弭头(弓的下端)
〈动〉
  • 止息;中断
  • 不可弭忘。——《诗·小雅·沔水》
  • 祸至今未弭。——《国语·周语下》
  • 众不可弭。——《国语·晋语二》
  • 于是乎弭其百苛。——《国语·楚语下》
  • 子其弭口无言。——《战国策·秦策二》
  • 吾能弭谤矣。——《国语·周语上》
  • 又如:弭息(平息,止息);弭兵(息兵;停止战争);弭戢(止息,收敛);弭节(驻节,停车;少停);弭宁(平息)
  • 顺从
  • 城邑莫不望风弭从。——《后汉书》
  • 又如:弭耳受教(驯服;服帖);弭从(服从,顺从)
  • 消除
  • 春招弭,以除疾病。——《周礼·春官·男巫》
  • 又如:弭盗无方(除盗无方);弭患无形(在祸患尚未形成之前就予以消除);弭难(消除灾难)
  • 通“敉”。安抚,安定
  • 春招弭以除疾病。——《周礼·春官·男巫》
康熙字典古文:𢏱

  • 《唐韻》綿婢切《集韻》《韻會》母婢切《正韻》莫禮切,𠀤音敉。 (纸韵)
  • 《說文》弓無緣,可以解轡紛者。《爾雅·釋器》有緣者謂之弓,無緣者謂之弭。《註》今之角弓也。《疏》李巡曰:骨飾兩頭曰弓,不以骨飾兩頭曰弭。孫炎曰:緣謂繳束而漆之,弭謂不以繳束骨飾兩頭者也。《釋名》弓末謂之弭,以骨爲之,滑弭弭也。《詩·小雅》象弭,魚服。《傳》象弭,弓反末也。《疏》弭者,弓弰之名,以象骨爲之,是弓之末弭,弛之則反曲,故云象弭爲弓反末也。
  • 又《廣韻》息也。《玉篇》止也。《左傳·襄二十五年》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
  • 又《玉篇》忘也。《詩·小雅》心之憂矣,不可弭忘。《箋》我念之憂,不能忘也。
  • 又《玉篇》安也。《史記·田完世家》夫治國家,而弭人民者,無若乎五音。
  • 又《玉篇》滅也。《後漢·趙壹傳》下則抗論當世,消弭時災。
  • 又按也,低也。《屈原·離騷》吾令羲和弭節兮。《註》弭,按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弭節裴回。《註》司馬彪云:弭,猶低也。
  • 又地名。《左傳·莊二十一年》春胥命于弭。《註》弭,鄭地。
  • 又《釋名》納弭也。弭弭,兩致之言也。
  • 考證:〔《釋文》弓又謂之弭。〕
  • 謹照原文又改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