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寘去声 [sī,名词][车骑,名词][鼓吹,名词][yì,容易,形词][lèi,连累][详注1][wèi,馈遗][wèi,因为][bèi,动介词]使[详注2][近也][zhì,记也][详注3][音備,本作絥。][bì][详注4][详注5]诿[详注6][详注7][详注8][yì][huī suī][shù][详注9][详注10][kuì]岿[kuì][详注11][详注12][详注13][zhì][音字。乳化也。][wèi][水尽,动词][yì][mì][suì][音戲。《集韻》嚱嚱,聲也。][xì][通作记][详注14][详注15][音炽。《广韵》哆声。][音妫。坫也。《尔雅·释宫》垝谓之坫。][详注16][音缒。县名。在东莱。][yì]乿[详注17][音跂。《广韵》行喘息貌]


注1:施 音翅。惠也,与也。《易·乾卦》德施普也。《又》云行雨施。《礼·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左传·僖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注》施,功劳也。《增韵》凡施设之施,平声。施与之施,平去通押。
注2:迟 音稚。《广韵》待也。《后汉·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又《赵壹传》实望昭其悬迟。《注》悬心迟仰之。《正韵》欲速而以彼为缓曰迟,使彼徐行以待亦曰迟。《荀子·修身篇》迟彼止而待我。
注3:出 推去声。自中而外也。又《正韵》凡物自出,则入声。非自出而出之,则去声。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伪切,吹去声。
注4: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注5:眦 《广韵》《集韵》《韵会》疾智切,音渍。亦目厓也。
注6:植 《唐韵》《集韵》《韵会》直吏切,音致。《博雅》槌也。又通置。《书·金縢》植璧秉圭。又《集韵》时吏切,音侍。《贾谊·吊屈原文》方正倒植。又《正韵》直意切。义同。
注7:陂 音贲。《玉篇》倾也,邪也。《正韵》不平曰险,不正曰陂。《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周礼·春官·典同》陂声散。《史记·五宗世家》邯郸中诸使过客,以彭祖险陂,故莫留邯郸。
注8:积 积蓄。音恣。聚也,储蓄也。《诗·大雅》乃积乃仓。《周礼·天官·小宰》掌其牢礼委积。《注》委积,谓牢米薪刍给宾客道用也。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积。《注》少曰委,多曰积,皆所以给宾客。
注9:始 式吏切,音试。《毛晃曰》本始之始上声,易资始,大始之类是也。方始为之始去声,礼月令桃始华,蝉始鸣之类是也。幓字原从车从参。或作襂縿。
注10:近 音记。已也。辞也。《诗·大雅》往近王舅。《注》辞也。
注11:跂 广韵》《集韵》《韵会》去智切,音吱。垂足坐。又举足望。
注12:瑟 又《集韵》疏吏切,音驶。乐器。 又《韵补》叶式吏切,音试。《祢衡鹦鹉赋》少昊司晨,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注13:蚝 《唐韻》七吏切。同蛓。《韓愈·城南聯句》㾕肌遭蚝刺。
注14:柴 《集韵》子智切《正韵》资四切,音恣。积也,谓积禽也。《诗·小雅》助我举柴。 又《集韵》一曰搣,颊劳也。
注15:庳 有庳,国名。《孟子》封之有庳。又通作鼻。《后汉·东平王苍传》昔象封有鼻。《注》有鼻,国名。在今永州营道县北。
注16:锤 音缒。称锤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注》以为称锤以起量。《释文》锤,直伪反。刘读直危反。又音惴。锻器。《庄子·大宗师》在炉锤之闲耳。《注》炉,烹物之具。锤,成物之具。
注17:蔇 音洎。《类篇》至也。《左传·隐六年》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上声
 韵 去声

繁体或异体字:寘韵,另见

似 shì
〈助〉
  • 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比况,相当于“似的”、“如…一般”
  • 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水浒传》
佀 sì
〈动〉
  • (形声。从人,以声。本义:像;相像)
  • 同本义
  • 似,象也。——《说文》
  • 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櫻也。——《墨子经上》
  • 见似目瞿。——《礼记·杂记》。注:“谓容貌似其父母。”
  • 寡人虽无似也。——《礼记·哀公问》。注:“无似犹言不肖。”
  • 似,类也。——《广雅》
  • 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庄子·大宗师》
  • 夫马似鹿者而题之千金。——《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 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吕氏春秋·疑似》
  •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吕氏春秋·察今》
  •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又如:似起(像,如);似像(相同的样子,模样);似有若无(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似许(如此,如许);似漆如胶(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似类(相类;相似;像);似若(好像)
  • 似乎
  •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聊斋志异·促织》
  • 又如:似不足信;似如(好像);似若(好像);似是而非
  • 给予,送给
  • 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贾岛《剑客》
  • 继承
  • 是以似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 似续妣祖。——《诗·小雅·斯干》
  • 又如:似续(继承;继续);召公是似
似 sì
〈介〉
  • 用于比较,表示程度更甚
  • 今年衰似去年些。——·刘克庄《浪淘沙·纸帐素屏遮》
  • 又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
  •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影响及于他处,相当于“与”、“向”
  • 今朝别有承恩处,鹦鹉飞来说似人。——罗邺《宫中》
康熙字典古文:𠚦

  • 《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𠀤音巳。 (纸韵)
  • 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
  • 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
  • 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
  • 又《正韻》相吏切,音寺。 (寘韵)
  • 義同。
  • 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 (纸韵)
  • 《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𠀤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