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龌龊 拼音:wò chuò
(1).器量局促;狭小。《文选·张衡〈西京赋〉》:“独俭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谓何。” 薛综 注:“《汉书》注曰:齷齪,小节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旷士怀?” 唐 王勃 《秋日游莲池序》:“人间齷齪,抱风云者几人。”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重经学》:“故一时耆儒夙学,布列朝班,而 汉 学始大著,齷齪之儒,自蹍足而退矣。”
(2).肮脏。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一折:“他见我风吹的齷齪,是这鼻凹里黑。”《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赁房儘有,只是齷齪低洼,急切难得中意的。”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不管什么衣服穿到他身上总不像样,也不大合身,不等两天,不是龌龊了,就是扯破了。”
(3).卑鄙,丑恶。 宋 方勺 《青溪寇轨》:“当轴者皆齷齪邪佞之徒,但知以声色土木淫蛊上心耳。” 明 归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与其客饮酒放歌,絶不与豪贵人通。间与之相涉,视其齷齪,必以气陵之。”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这些政治社会上的黑暗龌龊,使得 赵自芳 近来更加常常动感情,更加躁急。”词语解释:龊龊 拼音:chuò chuò
拘谨貌;谨小慎微貌。《史记·货殖列传》:“而 邹 鲁 滨 洙 泗 ,犹有 周公 遗风,俗好儒,备於礼,故其民齪齪。”《新唐书·杜牧传》:“ 牧 刚直有奇节,不为齪齪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张罗峰》:“故其建立,殊自伟然,不齪齪於末世局面。” 陈三立 《吴董卿大令在扬州见余近句有诗相及赋此酬之》诗:“写忧齪齪拈吟笔,偶尔流传江海间。”词语解释:冗龊 拼音:rǒng chuò
鄙琐。《新唐书·刘蕡传》:“於时,被选者二十有三人,所言皆宂齪常务,类得优调。”词语解释:卑鄙龌龊 拼音:bēi bǐ wò chuò
丑恶肮脏。多指人的品质、行为。 明 唐顺之 《答俞教谕》:“其於卑鄙齷齪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亦岂敢遂无悯惜爱护之心而遽疾之如讎者哉!” 瞿秋白 《乱弹·谈谈“三人行”》:“这种所谓勤恳是不反抗的意义,所谓忍耐是顺从那些卑鄙龌龊的‘社会律’的意义。” 张天翼 《“新生”》:“我的岳家,岳家--从岳丈起直到小内侄为止--没有一个不卑鄙龌龊,自私自利!”词语解释:龉龊 拼音:yǔ chuò
犹龌龊。局促,狭小。谓艰涩难读。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孟浩然》:“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令齬齪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词语解释:龃龊 拼音:jǔ chuò
谓物相激荡。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一日,憩於逆旅,闻旁舍有澎湃鞺鞳之声,如风浪之歷船者,起视之,乃马食於槽,水与草齟齪於槽间,而为此声。”词语解释:黑龊龊 拼音:hēi chuò chuò
形容黑而肮脏。《英烈传》第六六回:“忽有两个狐狸,黑齪齪的毛片,披披离离,若啼若哭,从内宫内殿直跑上金交椅边。”词语解释:摆龊 拼音:bǎi chuò
犹密布。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四孟驾出》:“殿步三司,分拨统制将官军兵六千二百人,摆齪诸巷。”词语解释:整龊 拼音:zhěng chuò
整饬。 宋 李纲 《靖康传信录》卷上:“今日之计,莫若整齪军马,扬声出战,团结民心以待勤王之师。” 宋 岳飞 《奏目疾乞解军务札子》:“犹恐迟缓,已整齪在寨军马。”词语解释:疑龊 拼音:yí chuò
疑惑。《金瓶梅词话》第十三回:“ 金莲 虽故信了,还有几分疑齪影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