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鼯鼬 拼音:wú yòu
指鼯鼠与鼬鼠一类动物。《魏书·崔光传》:“而令焚荒污毁,积榛棘而弗扫,为鼯鼬所栖宿,童竖之所登踞者哉!” 唐 韩愈 《南山诗》:“峥嶸躋冢顶,倏闪杂鼯鼬。” 清 陈维崧 《八六子·枫隐寺感旧》词:“松雏已老,梅妻都嫁,祇剩乱涧,閒腾鼯鼬。”词语解释:髟鼬 拼音:biāo yòu
犹飘摇。飞扬貌。词语解释:鼷鼬 拼音:xī yòu
鼷鼠与鼬鼠。泛指小鼠。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以此为忧世念国,希拟素王,有似蹇足之寻龙騏,斥鷃之逐鸿鵠,焦冥之方云鹏,鼷鼬之比巨象也。”词语解释:黄鼬 拼音:huáng yòu
俗称黄鼠狼。哺乳动物,体长约30厘米,尾长约15-20厘米。四肢短。背部棕灰色,口和颐白色,胸腹淡黄褐色。昼伏夜出,主要捕食鼠类,有时也吃家禽。毛皮可做衣、帽,尾毛可制毛笔。词语解释:狸鼬 拼音:lí yòu
野猫、黄鼠之类。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驊騮騄驥,天下之俊马也,使之与貍鼬试於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貍鼬也。” 词语解释:皋鼬 拼音:gāo yòu
古地名。 春秋 时 郑 地。故地在今 河南省 临颍县 。《春秋·定公四年》:“五月,公及诸侯盟于 皋鼬 。”一本作“皋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