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豪平声 [háo,号呼][把持,动词][sāo][音勞。撓也,轢也。][dāo][láo liáo][详注1]翿[详注2][详注3][nào]褿[音曹。卫邑名。《诗·邶风》土国城漕。][详注4]


注1:挑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
注2:咎 音高。《广韵》皋陶,舜臣名,古作咎繇。《前汉·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书序》咎单作明居。《传》咎单,臣名。
注3:绸 音韬。《礼·檀弓》绸练设旐。《注》以练绸旗之杠。《尔雅·释天》素锦绸杠。《注》以白地锦韬旗之竿。《前汉·司马相如传》靡屈虹而为绸。《注》绸,韬也。
注4:耗 音毛。《集韵》独貌。《增韵》无也,尽也。《前汉·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谓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解非也。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又通作毛。《后汉·马衍传》饥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首字词组
鼗鼓鼗武鼗铎鼗音鼗鞞鼗牢鼗耳鼗鼙

词语解释:鼗鼓  拼音:táo gǔ
一种摇鼓。俗称拨浪鼓。《书·益稷》:“下管鼗鼓合止柷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鸽异》:“小者上下飞鸣,时集其顶,翼翩翩如燕子落蒲叶上,声细碎,类鼗鼓;大者伸颈不敢动。”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一样玩具是 朱熹 所谓‘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的鼗鼓,在我虽然也算难得的事物,但仿佛曾经玩过,不觉得希罕了。”
词语解释:鼗武  拼音:táo wǔ
《论语·微子》:“大师 挚 适 齐 ,亚饭 干 适 楚 ,三饭 繚 适 蔡 ,四饭 缺 适 秦 ,鼓 方叔 入於 河 ,播鼗 武 入於 汉 ,少师 阳 、击磬 襄 入於海。”“播鼗 武 ”指 殷 时摇小鼓的乐师名 武 的人。后以“鼗武”借指精于本职工作的能人。 宋 岳珂 《宝真斋法书赞·唐史惟则篆千文帖》:“斯帖之奇,体微而具,何以譬之,磬 襄 鼗 武 。”
词语解释:鼗铎  拼音:táo duó
鼗鼓和木铎。古代察贤和征询民意时用。 清 林则徐 《广东越华粤秀羊城三书院观风告示》:“明台衢室,盛时隆鞀鐸之悬;雅管风琴,善俗重鞧轩之採。” 清 龚自珍 《对策》:“圣怀冲挹,兼听无遗,瞻鞀鐸之在悬,许圭璋以自达。”
词语解释:鼗音  拼音:táo yīn
鞉鼓之声。古代阵法作战中用以整行伍。《风后握奇经》:“﹝鞉鼓﹞红尘战深,白刃相临,胜负未决,人怀惧心。乍犇乍背,或纵或擒,行伍交战,整在鞉音。”
词语解释:鼗鞞  拼音:táo bǐ
泛指小鼓。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於是鼖鼓戢雷霆之音,鞉鞞恣喋鼛之响。”《南齐书·礼志上》:“自鞉鞞至柷敔为盛乐,他雩用歌舞而已。”
词语解释:鼗牢  拼音:táo láo
鼓名。《文献通考·乐九》:“鞉牢, 龟兹 部乐也。形如路鞉,而一柄叠三枚焉。古人尝谓左手播鞉牢,右手击鸡娄鼓是也。”
词语解释:鼗耳  拼音:táo ěr
鞉鼓的旁耳。鞉如鼓而小,有两耳。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 清 赵翼 《同北墅漱田观西洋乐器》诗:“鞉耳柄独摇,笙舌炭先炙。”
词语解释:鼗鼙  拼音:táo pí
鼗鼓与鼙鼓。二者均小鼓。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屈龙渊为锥钻之用,抑灵鼖为鼖鼙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