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二祃去声 [xià,降也,动词][shě shè,庐舍][huà,姓华][bà][jiè][xià,春夏][详注1][jiǎ jià,姓贾,或通价][jià,休假][详注2][chà,短缺][详注3][shà][zhà][duō][xià][详注4]


注1:泻 《广韵》《正韵》司夜切《集韵》《韵会》四夜切,音卸。卤也。《王充·论衡·书解篇》地无毛,则为泻土。
注2:帕 《集韵》普驾切,音怕。《释名》帕腹,横帕其腹也。
注3:籍 音谢。《前汉·义纵传》治敢往少温籍。《注》言无所含容也。 又地名。《史记·秦本纪》灵公十年城籍姑。《括地志》籍姑,在同州韩城县北三十五里。
注4:嗻 zhè,音蔗。《说文》遮也。又《广韵》多语之貌。
末字词组
兰麝水麝香麝暗麝脑麝   
龙麝山麝沈麝冰麝松麝   

词语解释:兰麝  拼音:lán shè
兰与麝香。指名贵的香料。《晋书·石崇传》:“ 崇 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皆藴兰麝,被罗縠。” 宋 黄庭坚 《寄陈适用》诗:“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 明 徐霖 《绣襦记·逼娃逢迎》:“香消兰麝,香消兰麝。丝索流尘暗锦筝,阶前草色入帘青。”
词语解释:龙麝  拼音:lóng shè
(1).龙涎香与麝香的并称。 宋 陶穀 《清异录·武器·风流箭》:“ 宝历 中,帝造纸箭竹皮弓,纸间密贮龙麝末香。每宫嬪羣聚,帝躬射之,中者浓香触体,了无痛楚,宫中名风流箭。”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 梅侍读 询 ﹞好洁,衣服裒以龙麝,其香数步袭人。”
(2).泛指香料。 唐 司空图 《牡丹》诗:“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 明 王錂 《春芜记·报仇》:“金屋遍奢华,列琼筵满引流霞。博山龙麝,把银瓶遍插名花。”
词语解释:水麝  拼音:shuǐ shè
(1).麝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麝》﹝集解﹞引 苏颂 曰:“水麝,其香更奇,脐中皆水,沥一滴於斗水中,用洒衣物,其香不歇……此説载在《酉阳杂俎》。”
(2).指用水麝分泌的麝香制成的香料。 宋 贺铸 《晕眉山》词:“镜晕眉山,囊薰水麝。” 宋 王安石 《自白土村入北寺》诗之一:“薄槿胭脂染,深荷水麝焚。”参阅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十。
词语解释:山麝  拼音:shān shè
即麝香。雄麝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 唐 王建 《宫词》诗之一○一:“供御香方加减频,水沉山麝每回新。”
词语解释:香麝  拼音:xiāng shè
指麝香一类化妆品的香气。 南朝 梁 刘遵 《繁华应令》诗:“腕动飘香麝,衣轻任好风。” 宋 周邦彦 《解语花·元宵》词:“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词语解释:沈麝  拼音:shěn shè
亦作“沉麝”。
(1).沉香和麝香两种香料。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嚼麝之谈》:“ 寧王 骄贵,极於奢侈,每与宾客议论,先含嚼沉麝。方啟口发谈,香气喷於席上。”
(2).指用沉香、麝香制成的香。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沉麝不烧金鸭冷,淡云笼月照梨花。”
词语解释:暗麝  拼音:àn shè
犹暗香。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花木》:“ 闽 广 市中妇女喜簪茉莉, 东坡 所谓暗麝著人者也。”《广群芳谱·花谱二二·茉莉》:“ 东坡 謫 儋耳 ,见 黎 女竞簪茉莉,戏书几间云:‘暗麝著人簪茉莉,红潮登颊醉檳榔。’”
词语解释:冰麝  拼音:bīng shè
冰片与麝香。《镜花缘》第七回:“﹝ 林氏 ﹞将产时,异香满室,既非冰麝,又非旃檀,似花香而非花香,三日之中,时刻变换,竟有百种香气。” 清 陈维崧 《解语花·鸣高弟昔年曾与一年少为狎游,昨偶遇市上,已不复相识》词:“因记 杜陵 元夜,有春衣醉宿,肌沾冰麝。重来繫马,谁提起昨夜月中私话, 扬州 梦假。”
词语解释:脑麝  拼音:nǎo shè
龙脑与麝香的并称。亦泛指此类香料。《朱子语类》卷六十:“又如好底事物,如脑子之属,上面只着一点粪秽,便都坏了,不得为香矣。若是粪秽上面假饶着一堆脑麝,亦不济事。”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金罏脑麝如祥云,五色荧煌炫转,照耀天地。” 明 徐渭 《兰》诗:“纵令摘向 韩娘 袖,不作人间脑麝香。”
词语解释:松麝  拼音:sōng shè
谓墨香。佳墨用松烟和以麝香制成。 唐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