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首字词组
鹭鸶鹭涛鹭鹓鹭鸳鹭堠鹭序鸳行鹭车 
鹭行鹭羽鹭翿鹭浮鹤行鹭朋鸥侣鹭约鸥盟鹭鸶藤 
鹭鹚鹭序鹭鼓鹭屿鹭序鹓行鹭门  

词语解释:鹭鸶  拼音:lù sī
鹭。因其头顶、胸、肩、背部皆生长毛如丝,故称。 唐 李绅 《姑苏台杂句》:“江浦迴看鸥鸟没,碧峯斜见鷺鷥飞。” 宋 文同 《蓼屿》诗:“时有双鷺鷥,飞来作佳景。” 清 蒲松龄 《日用俗字·禽鸟章》:“老鴇大於寒号鸟,鷺鷥长伴打鱼郎。”
词语解释:鹭行  拼音:lù xíng
指朝官的班次。 明 袁宗道 《将抵都门》诗:“只合寻鸥伴,谁令入鷺行。”参见“ 鷺序 ”。
词语解释:鹭序  拼音:lù xù
白鹭群飞有序,因用以比喻朝官的班次。《禽经》:“寀寮雝雝,鸿仪鷺序。” 张华 注:“鷺,白鷺也。小不踰大,飞有次序,百官縉绅之象。” 元 宋旡 《上冯集贤》诗:“玉笋晓班联鷺序,紫檀春殿对龙颜。”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你去对爹爹叔叔説,看青鬢鷺序上显才华。”
词语解释:鹭鹚  拼音:lù cí
鹭鸶。 清 朱锡 《幽梦续影》:“楼无重檐则蓄婴武,池无杂影则蓄鷺鶿。”
词语解释:鹭涛  拼音:lù tāo
(1). 汉 枚乘 《七发》:“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鷺之下翔。”后因以“鷺涛”指波涛。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鷺涛开碧海,凤彩缀词林。” 宋 林逋 《即席送江夏茂才》诗:“一点风帆若为望,海门平阔鷺涛秋。”
(2).比喻人的才情。 清 蒲松龄 《代毕信涉通王受兹启》:“凤彩鷺涛,露才情於铅槧;鏤膺虎韔,试游戏於雕弧。”
词语解释:鹭羽  拼音:lù yǔ
(1).白鹭的羽毛。古人用以制成舞具。《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鷺羽。” 毛 传:“鷺鸟之羽,可以为翳。” 郑玄 笺:“翳,舞者所持以指麾。”《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周郊祀乐章》:“雷鼗鷺羽今休用,玉戚相参正发扬。”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掉荡《云门》发,蹁躚鷺羽振。”
(2).借指白鹭。 宋 叶适 《陈益谦挽词》:“蛛丝委架诗书愠,鷺羽空陂菡萏愁。”
词语解释:鹭序  拼音:lù xù
白鹭群飞有序,因用以比喻朝官的班次。《禽经》:“寀寮雝雝,鸿仪鷺序。” 张华 注:“鷺,白鷺也。小不踰大,飞有次序,百官縉绅之象。” 元 宋旡 《上冯集贤》诗:“玉笋晓班联鷺序,紫檀春殿对龙颜。”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你去对爹爹叔叔説,看青鬢鷺序上显才华。”
词语解释:鹭鹓  拼音:lù yuān
见“ 鷺鸳 ”。
词语解释:鹭鸳  拼音:lù yuān
亦作“ 鷺鵷 ”。 二鸟群飞有序,因用以比喻班列整肃有序的朝官。 元 陈孚 《开平即事》诗之一:“金闕觚棱龙虎气,玉阶閶闔鷺鵷班。”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闻上》:“班首鷺鸳羣,身上麒麟画。”
词语解释:鹭翿  拼音:lù dào
用白鹭羽制成的舞具。形似雉扇,或似伞。《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鷺翿。” 毛 传:“翿,翳也。” 清 凤韶 《凤氏经说·宛邱》:“《诗·宛邱》翿、纛同……此诗鷺翿,以鷺羽为翿。舞人起伏进退,执翿者在旁以翿指麾之也。”
词语解释:鹭鼓  拼音:lù gǔ
古乐器。在穿径的鼓柱上饰以翔鹭,故名。通称建鼓。《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笙歌籥舞属年韶,鷺鼓鳧钟展时豫。” 明 胡其毅 《孔庙柏歌》:“鳧鐘鷺鼓出东房,割牲释菜罗酒浆。”参阅《隋书·音乐志下》
词语解释:鹭鸳  拼音:lù yuān
亦作“ 鷺鵷 ”。 二鸟群飞有序,因用以比喻班列整肃有序的朝官。 元 陈孚 《开平即事》诗之一:“金闕觚棱龙虎气,玉阶閶闔鷺鵷班。”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闻上》:“班首鷺鸳羣,身上麒麟画。”
词语解释:鹭浮鹤行
形容脚步轻巧
词语解释:鹭屿  拼音:lù yǔ
即 厦门 。 厦门 别称 鹭门岛 。 元 刘詵 《寄刘济用万户》诗:“暮春归帆拂 鷺屿 ,满城酒香咽簫鼓。”
词语解释:鹭堠  拼音:lù hòu
《魏书·官氏志》:“以伺察者为候官,谓之白鷺,取其延颈远望。”后因以“鷺堠”指做伺察工作的人。 清 王鹏运 《蓦山溪·午发桃源明日抵清河矣》词:“鷺堠懒於人,定怜客往还何骤。”
词语解释:鹭朋鸥侣  拼音:lù péng ōu lǚ
谓与鹭、鸥为友。比喻隐居生活。 宋 方岳 《送史子贯归觐且迎妇也》诗:“久住 西湖 梦亦佳,鷺朋鸥侣自烟沙。”
词语解释:鹭序鹓行  拼音:lù xù yuān háng
见“ 鷺序鸳行 ”。
词语解释:鹭序鸳行  拼音:lù xù yuān háng
白鹭、鸳鸯群飞有序。比喻百官上朝时的行列。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思家》:“悲伤,鷺序鸳行,怎如乌鸟反哺能终养?”亦作“ 鷺序鵷行 ”。 明 郑须德 《真傀儡》:“这须是野鸥席上,又不比鷺序鵷行。”
词语解释:鹭序鸳行  拼音:lù xù yuān háng
白鹭、鸳鸯群飞有序。比喻百官上朝时的行列。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思家》:“悲伤,鷺序鸳行,怎如乌鸟反哺能终养?”亦作“ 鷺序鵷行 ”。 明 郑须德 《真傀儡》:“这须是野鸥席上,又不比鷺序鵷行。”
词语解释:鹭约鸥盟  拼音:lù yuē ōu méng
谓与鹭、鸥相约结盟。比喻隐居者的生活。 宋 高观国 《青玉案》词:“一隄风月,六桥烟水,鷺约鸥盟在。”参见“ 鸥盟 ”。
词语解释:鸥盟  拼音:ōu méng
谓与鸥鸟为友。比喻隐退。 宋 陆游 《夙兴》诗:“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 明 李东阳 《次韵寄题镜川先生后乐园》之一:“海边钓石鸥盟远,松下棋声鹤梦回。”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改官诗》:“既改官,作《归兴》诗云:‘此去真为泛宅行,扁舟江上订鸥盟。’”
词语解释:鹭门  拼音:lù mén
厦门 的古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厦门砖刻》:“ 明 季 崇禎 庚辰岁,有 闽 僧 贯一 者,居 鷺门 。”自注:“即今 厦门 。”
词语解释:鹭车  拼音:lù chē
车名。一名鼓吹车。 隋 代所制,车柱顶端刻木为鹭,车身织物上绣有飞鹭,因名。也称白鹫车。 清 姚凯元 《重刻〈藤阴杂记〉后序》:“披豸袞而巡鐸邮规,饰鷺车而周庐警戒。”参阅《隋书·礼仪志五》《宋史·舆服志一》
词语解释:鹭鸶藤  拼音:lù sī téng
植物名。通称忍冬、金银花。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而藤左缠。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忍冬》